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1页 |
研究内容 | 第6页 |
概念界定 | 第6-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第一章 “塞壬艺术工作室”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塞壬艺术工作室”的产生 | 第11-15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及批评家的集中出场 | 第15-17页 |
第三节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批评家群体出现的背景和原因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塞壬艺术工作室”作品对女性主义的表达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性炫耀”——反“惩戒凝视”在艺术中的表现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同性爱”——女性主义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切入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互换——女性主义对父权制及性别制度的质疑与消解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塞壬艺术工作室”艺术家个人作品特征分析 | 第28-35页 |
第一节 身体与符号的并置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以小入大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荒诞式狂欢 | 第31-32页 |
第四节 矛盾的集合体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从“塞壬艺术工作室”看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工作室成员各自道路的选择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批评视野中的“塞壬艺术工作室”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从“塞壬艺术工作室”看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特点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8页 |
一 工作室成员崔岫闻的采访(2018年1月) | 第47-50页 |
二 工作室成员奉家丽的采访(2017年12月9日) | 第50-54页 |
三 工作室相关报道翻译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