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县域医共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枝江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对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第10-11页
        1.1.2 国家和地方积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第11-12页
        1.1.3 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是县域分级诊疗格局建立的关键第12-13页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9页
2.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1页
    2.1 研究目的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页
        2.2.1 了解调研地区县域医共体实践现状第19页
        2.2.2 分析县域医共体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第19页
        2.2.3 提出进一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建议第19页
    2.3 研究框架第19-21页
        2.3.1 评价框架第19-20页
        2.3.2 指标选取第20-21页
3. 研究方法第21-24页
    3.1 资料收集方法第21-23页
        3.1.1 文献调研第21页
        3.1.2 现场调研第21-23页
    3.2 资料分析方法第23页
        3.2.1 主题框架分析第23页
        3.2.2 一般统计描述第23页
    3.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4. 研究结果第24-37页
    4.1 湖北省枝江市县域医共体实践现状第24-28页
        4.1.1 治理机制第24-25页
        4.1.2 组织管理第25-26页
        4.1.3 服务提供第26-27页
        4.1.4 筹资支付第27-28页
    4.2 县域医共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第28-37页
        4.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结构维度的变化第28-29页
        4.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过程维度的变化第29-32页
        4.2.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结果维度评价第32-37页
5. 讨论第37-45页
    5.1 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第37-40页
        5.1.1 对结构维度的影响分析第37页
        5.1.2 对过程维度的影响分析第37-40页
        5.1.3 对结果维度的影响分析第40页
    5.2 存在的不足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0-45页
        5.2.1 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病人存在“虹吸效应第40-41页
        5.2.2 首诊可及性、服务协调性(转诊)维度有待加强第41-42页
        5.2.3 人才双向流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人员流失及短缺的问题第42-43页
        5.2.4 医共体内激励机制建立不足第43-44页
        5.2.5 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有待进一步推进第44-45页
6. 结论与建议第45-48页
    6.1 结论第45页
    6.2 政策建议第45-47页
        6.2.1 以特色科室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第45页
        6.2.2 加强内外部相结合绩效考核,考核重点向质量和效果倾斜第45-46页
        6.2.3 创新和规范医共体内用人机制,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第46页
        6.2.4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医共体内县乡机构间的技术协同第46-47页
        6.2.5 规范转诊标准,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协调性第47页
        6.2.6 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第47页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文献综述第54-62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件一第62-63页
附件二第63-64页
附件三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基层卫生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疾病负担的失能权重研究--基于病伤费用比较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