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构型 | 第12-13页 |
1.2.2 国内HEV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2.3 国外HEV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HEV能量管理策略 | 第14-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18-38页 |
2.1 整车控制器概述 | 第18-19页 |
2.1.1 整车控制器组成 | 第18-19页 |
2.1.2 整车控制器功能 | 第19页 |
2.2 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 | 第19-27页 |
2.2.1 最小系统单元 | 第19-23页 |
2.2.2 数字量输入电路 | 第23页 |
2.2.3 数字量输出电路 | 第23-24页 |
2.2.4 模拟量输入电路 | 第24-25页 |
2.2.5 PWM输入电路 | 第25-26页 |
2.2.6 CAN通讯电路 | 第26-27页 |
2.3 整车控制器电路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2.3.1 简介 | 第27页 |
2.3.2 仿真过程 | 第27-28页 |
2.4 整车控制器试验 | 第28-37页 |
2.4.1 整车控制器实物 | 第28-29页 |
2.4.2 电气试验 | 第29-32页 |
2.4.3 环境试验 | 第32-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 第38-66页 |
3.1 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开发 | 第38-43页 |
3.1.1 V型开发流程 | 第38页 |
3.1.2 测试规范 | 第38-40页 |
3.1.3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 | 第40-43页 |
3.2 轻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3.2.1 通则 | 第43页 |
3.2.2 车辆处理 | 第43-44页 |
3.2.3 试验程序 | 第44页 |
3.2.4 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3.3 动力系统构型 | 第45-46页 |
3.4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 | 第46-57页 |
3.4.1 整车上电流程 | 第46-48页 |
3.4.2 整车下电流程 | 第48页 |
3.4.3 车辆充电控制 | 第48页 |
3.4.4 CVT速比控制 | 第48-49页 |
3.4.5 离合器控制 | 第49页 |
3.4.6 发动机控制 | 第49-52页 |
3.4.7 工作模式控制 | 第52-56页 |
3.4.8 扭矩协调控制 | 第56-57页 |
3.5 离线仿真测试 | 第57-63页 |
3.5.1 整车仿真模型 | 第57-58页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3.6 硬件在环测试 | 第63-65页 |
3.6.1 硬件在环概述 | 第63页 |
3.6.2 硬件在环测试结果 | 第63-6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基于OBD的故障诊断协议开发 | 第66-75页 |
4.1 诊断系统协议架构 | 第66页 |
4.2 网络层 | 第66-70页 |
4.2.1 网络层功能 | 第66页 |
4.2.2 网络层的实现 | 第66-68页 |
4.2.3 网络寻址 | 第68-69页 |
4.2.4 网络层数据传输机制 | 第69-70页 |
4.3 应用层 | 第70-72页 |
4.3.1 应用层服务 | 第70-71页 |
4.3.2 示例 | 第71-72页 |
4.4 OBD诊断通讯检测 | 第72-73页 |
4.5 实验结果 | 第73-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