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有机含水层的生物修复 | 第12-14页 |
1.1.1 微生物修复概念及分类 | 第12页 |
1.1.2 生物修复种类 | 第12-13页 |
1.1.3 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 第14-16页 |
1.2.1 表面活性剂概念 | 第14页 |
1.2.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特性 | 第14页 |
1.2.3 表面活性剂菌体迁移的作用 | 第14-16页 |
1.2.3.1 菌体表面疏水性 | 第14-15页 |
1.2.3.2 菌体表面电荷 | 第15页 |
1.2.3.3 其它作用 | 第15-16页 |
1.3 多孔介质中细菌运输的过程和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3.1 对流-弥散(Advection-dispersion) | 第16-17页 |
1.3.2 沥滤(Staining) | 第17页 |
1.3.3 阻塞(Blocking)和成熟(Ripening) | 第17页 |
1.3.4 吸附(Adsorption) | 第17-18页 |
1.4 细菌迁移的理论和模型 | 第18-20页 |
1.4.1 对流-弥散理论(Advection-dispersion theory) | 第18-19页 |
1.4.2 经典胶体过滤理论(Classical colloid filtration theory) | 第19-20页 |
1.4.3 双重沉积模式模型(Dual deposition mode model) | 第20页 |
1.5 影响细菌运输的因素 | 第20-26页 |
1.5.0 多孔介质的性质 | 第21-23页 |
1.5.0.1 颗粒大小和表面性质 | 第21-22页 |
1.5.0.2 含水量 | 第22页 |
1.5.0.3 矿物含量 | 第22页 |
1.5.0.4 有机物质含量 | 第22页 |
1.5.0.5 黏土颗粒 | 第22页 |
1.5.0.6 生物膜 | 第22-23页 |
1.5.1 细菌性质 | 第23-25页 |
1.5.1.1 形状和大小 | 第23页 |
1.5.1.2 表面电荷 | 第23页 |
1.5.1.3 浓度 | 第23-24页 |
1.5.1.4 趋化性 | 第24页 |
1.5.1.5 生理状态 | 第24页 |
1.5.1.7 菌体表面大分子物质 | 第24-25页 |
1.5.1.8 菌体表面疏水性 | 第25页 |
1.5.3 液相性质 | 第25-26页 |
1.5.3.1 pH | 第25页 |
1.5.3.2 温度 | 第25-26页 |
1.5.3.3 离子强度和种类 | 第26页 |
1.5.4 水力条力 | 第26页 |
1.6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2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对菌体在多孔介质中传输的影响 | 第28-43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第28-30页 |
2.2.1 试剂 | 第28-29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2.2.3 微生物 | 第29页 |
2.2.4 多孔介质 | 第29-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2.3.1 SDBS电导率的测定 | 第30页 |
2.3.2 P.aeruginosa ATCC 9027菌体的培养 | 第30页 |
2.3.3 P.aeruginosa ATCC 9027菌悬液的制备及菌浓度的测定 | 第30页 |
2.3.4 P.aeruginosa ATCC 9027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5 P.aeruginosa ATCC 9027表面zeta电位的测定 | 第31页 |
2.3.6 饱和柱实验 | 第31-33页 |
2.3.6.1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2.3.6.2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2.3.7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2.4.1 SDBS对多孔介质和菌体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33-36页 |
2.4.2 P.aeruginosa ATCC 9027在饱和石英砂中传输 | 第36-39页 |
2.5 机制探讨 | 第39-42页 |
2.6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菌体在多孔介质中传输的影响 | 第43-53页 |
3.1 前言 | 第43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3.2.1 试剂 | 第43-4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3.3.1 P.aeruginosa ATCC 9027菌悬液的制备及菌浓度的测定 | 第4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3.4.1 Trition X-100对多孔介质和菌体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44-47页 |
3.4.2 P.aeruginosa ATCC 9027在饱和石英砂中传输 | 第47-49页 |
3.5 机制探讨 | 第49-52页 |
3.6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