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H粮食公司存货审计改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存货审计第14-18页
        1.2.2 农业企业的存货审计第18-20页
        1.2.3 文献述评第20页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20-22页
第2章 农业企业的存货审计理论分析第22-28页
    2.1 存货审计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第23-24页
    2.2 存货审计的内涵第24-25页
        2.2.1 存货审计的含义及特点第24页
        2.2.2 存货审计的总体目标及流程第24-25页
    2.3 农业企业的存货审计一般特征第25-28页
        2.3.1 农业企业及其存货的特点第25-26页
        2.3.2 农业企业的存货审计特点第26-28页
第3章 H粮食公司简介及其存货审计情况第28-37页
    3.1 H粮食公司介绍第28-31页
        3.1.1 公司股权与业务第28-29页
        3.1.2 公司整体经营环境第29-31页
    3.2 H粮食公司存货审计现状第31-34页
        3.2.1 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第31-32页
        3.2.2 实施的存货控制测试第32-33页
        3.2.3 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第33-34页
    3.3 H粮食公司存货审计的特殊性第34-37页
        3.3.1 所有权及品种划分影响存在和完整性认定第34-35页
        3.3.2 存货的计价标准混乱加大了审计工作量第35页
        3.3.3 公司信息披露的详实程度难以被保证第35-37页
第4章 H粮食公司存货审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7-45页
    4.1 风险评估程序结果失实第37-39页
        4.1.1 有关所有权和品种的风险评估程序不足第37-38页
        4.1.2 存货计价与减值准备计量评估缺乏标准第38页
        4.1.3 用于风险评估程序的信息未核查到位第38-39页
    4.2 控制测试流于形式第39-41页
        4.2.1 未关注存货盘点内控设计与运行的一致性第39-40页
        4.2.2 未察觉交易凭证填制的职责分离不明确第40-41页
        4.2.3 对内部控制问卷调查的结果落实不够第41页
    4.3 实质性程序执行不恰当第41-45页
        4.3.1 存货监盘与抽样缺乏科学性第41-42页
        4.3.2 针对存货价值的实质性分析程序过于片面第42-44页
        4.3.3 仅利用单一业务循环内的信息进行复核第44-45页
第5章 针对H粮食公司存货审计的改进建议第45-54页
    5.1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第45-47页
        5.1.1 识别潜在的关联方并全面了解存货品种第45页
        5.1.2 收集存货跌价证据并优化计价标准第45-47页
        5.1.3 直接与基层人员沟通以了解更多存货信息第47页
    5.2 提升控制测试的有效性第47-49页
        5.2.1 关注存货盘点有关内控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运行第47-48页
        5.2.2 核实内部控制覆盖到的交易与管理凭证第48-49页
        5.2.3 全面落实控制测试中的问卷调查反馈情况第49页
    5.3 规范存货科目的实质性程序第49-54页
        5.3.1 加大抽查比例并规范存货监盘质量标准第49-51页
        5.3.2 对各项指标进行多方位分析并查找异常第51-53页
        5.3.3 与其他业务循环审计信息结合并核对勾稽结果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改进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