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20-21页 |
三、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1页 |
(一)研究的难点 | 第21页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4-36页 |
一、相关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页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二、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的逻辑关联 | 第25-31页 |
(一)内在关联:高中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的统一性 | 第26-28页 |
(二)外在关联:高中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的关系定位 | 第28-31页 |
三、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对政治认同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31-36页 |
(一)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影响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理论假设 | 第31-33页 |
(二)理想信念教育介体影响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理论假设 | 第33-34页 |
(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影响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理论假设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6-45页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第36-37页 |
(一)样本选择 | 第36页 |
(二)问卷设计过程 | 第36-37页 |
二、变量的测量 | 第37-43页 |
(一)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的测量 | 第37-40页 |
(二)高中生政治认同的测量 | 第40-43页 |
三、变量的设定 | 第43-44页 |
(一)解释变量 | 第43页 |
(二)被解释变量 | 第43页 |
(三)控制变量 | 第43-44页 |
四、模型设计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5-58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45-50页 |
(一)样本采集情况 | 第45页 |
(二)样本构成情况 | 第45-46页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50页 |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0-53页 |
(一)信度检验 | 第50-51页 |
(二)效度检验 | 第51-53页 |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3-58页 |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53-54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发 | 第58-63页 |
一、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一)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 | 第58页 |
(二)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的现实关联 | 第58-59页 |
二、研究的启发与建议 | 第59-62页 |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 第59-60页 |
(二)强化教材结构逻辑,调整教材内容难度 | 第60-61页 |
(三)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构造民主课堂氛围 | 第61-62页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一)研究的不足 | 第62页 |
(二)研究的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