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说明 | 第20-2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4-50页 |
1.1. 引言 | 第24-37页 |
1.1.1 氢能发展概述 | 第24-25页 |
1.1.2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概述 | 第25-27页 |
1.1.3 加氢站发展现状 | 第27-37页 |
1.2. 加气机配置方法研究现状 | 第37-39页 |
1.2.1 经验法 | 第37-38页 |
1.2.2 排队论方法 | 第38-39页 |
1.3. 压缩与储气系统分析及优化研究现状 | 第39-44页 |
1.3.1 氢气利用率 | 第39-40页 |
1.3.2 加氢站供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与节能研究 | 第40-41页 |
1.3.3 压缩与储气系统的成本优化 | 第41-44页 |
1.4. 高压氢气预冷装置研究现状 | 第44-46页 |
1.4.1 车内预冷 | 第44页 |
1.4.2 加氢站预冷 | 第44-46页 |
1.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7页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47-50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47页 |
1.6.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47-48页 |
1.6.3 章节安排 | 第48-50页 |
第2章 加氢机配置优化 | 第50-68页 |
2.1 引言 | 第50页 |
2.2 加氢站车辆排队过程建模 | 第50-62页 |
2.2.1 基本假设 | 第50-51页 |
2.2.2 排队理论 | 第51-53页 |
2.2.3 车辆到达频率 | 第53页 |
2.2.4 车辆服务时间 | 第53-62页 |
2.3 加氢机数量优化 | 第62-65页 |
2.3.1 优化模型 | 第62页 |
2.3.2 排队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第62-64页 |
2.3.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3章 压缩与储气系统优化 | 第68-104页 |
3.1 引言 | 第68页 |
3.2 加氢站供气过程建模 | 第68-75页 |
3.2.1 基本假设 | 第68-71页 |
3.2.2 控制方程 | 第71-73页 |
3.2.3 参数设置 | 第73-74页 |
3.2.4 模型可靠性说明 | 第74-75页 |
3.3 最佳压缩机排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75-83页 |
3.3.1 拖车操作策略 | 第75-78页 |
3.3.2 高压储罐分级方式 | 第78-79页 |
3.3.3 拖车分级数量 | 第79-81页 |
3.3.4 平均日供气量 | 第81-82页 |
3.3.5 拖车利用率 | 第82-83页 |
3.4 加氢站成本与能耗的影响因素研究及优化 | 第83-99页 |
3.4.1 拖车操作策略 | 第83-88页 |
3.4.2 高压储罐分级方式 | 第88-97页 |
3.4.3 长管拖车分级数量 | 第97-99页 |
3.5. 压缩与储气系统的配置优化 | 第99-10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4章 预冷过程仿真研究及预冷器参数优化 | 第104-140页 |
4.1. 引言 | 第104-105页 |
4.2. 预冷器瞬态传热过程建模 | 第105-119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105-107页 |
4.2.2 控制方程 | 第107-114页 |
4.2.3 传热性能表征 | 第114-115页 |
4.2.4 初始及边界条件 | 第115-116页 |
4.2.5 网格划分 | 第116-117页 |
4.2.6 数值算法 | 第117-118页 |
4.2.7 模型可靠性说明 | 第118-119页 |
4.3. 预冷过程仿真研究 | 第119-135页 |
4.3.1 预冷器热负荷与氢气质量流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119-125页 |
4.3.2 预冷过程分析 | 第125-127页 |
4.3.3 预冷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127-135页 |
4.4. 预冷器参数优化 | 第135-138页 |
4.4.1 优化模型 | 第135-136页 |
4.4.2 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136-1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5.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140-142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142页 |
5.3. 展望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4页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4-155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155页 |
在读期间获得奖项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