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5-27页
    0.1 选题的背景第15-16页
    0.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0.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8-22页
    0.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0.5 研究方法第24-25页
    0.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5-27页
1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经济理论基础第27-46页
    1.1 公共产品理论第27-37页
        1.1.1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第27-29页
        1.1.2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第29-30页
        1.1.3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第30-31页
        1.1.4 公共产品低效提供的原因第31-32页
        1.1.5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第32-35页
        1.1.6 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产品理论第35-37页
    1.2 公共选择理论第37-41页
        1.2.1 公共选择及目标第37-38页
        1.2.2 官僚理论第38-40页
        1.2.3 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选择理论第40-41页
    1.3 政府规制理论第41-46页
        1.3.1 规制概念和特点第41-42页
        1.3.2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第42-43页
        1.3.3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第43-44页
        1.3.4 事业单位改革与规制理论第44-46页
2 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第46-61页
    2.1 中国事业单位产生的原因第46-48页
        2.1.1 中国事业单位产生的一般性原因第46-47页
        2.1.2 中国事业单位产生的特殊原因第47-48页
    2.2 中国事业单位的分类结构与规模第48-51页
    2.3 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第51-57页
    2.4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简要历程第57-59页
    2.5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第59-61页
3 中国事业单位职能边界分析第61-83页
    3.1 中国事业单位职能边界问题第61-65页
        3.1.1 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问题第61-64页
        3.1.2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供给边界问题第64页
        3.1.3 法人制度与事业单位职能边界问题第64-65页
    3.2 中国事业单位职能边界的模型判定第65-69页
        3.2.1 政府和市场提供事业产品的不同形式第66-67页
        3.2.2 事业产品政府和市场提供的边界模型第67-68页
        3.2.3 政府和市场提供事业单位产品的激励问题第68-69页
    3.3 公共产品特征与事业单位职能边界第69-75页
        3.3.1 事业产品的公共属性第69-70页
        3.3.2 教育事业产品细分第70-71页
        3.3.3 科技事业产品细分第71-72页
        3.3.4 文化事业产品细分第72-73页
        3.3.5 卫生事业产品细分第73-74页
        3.3.6 体育产品细分第74-75页
    3.4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与事业单位职能边界第75-79页
        3.4.1 政府决策内生困境导致事业单位供给决策失效第75-77页
        3.4.2 政府决策外生制度缺陷导致事业单位供给决策失效第77-79页
    3.5 政府规制与事业单位职能边界第79-83页
        3.5.1 规制行为不到位影响职能边界第79-80页
        3.5.2 规制主体界限不清影响职能边界第80-81页
        3.5.3 规制体系不完善影响职能边界第81-83页
4 中国事业单位适度规模分析第83-103页
    4.1 中国事业单位规模问题第83-88页
        4.1.1 事业单位总体规模过于庞大第83-85页
        4.1.2 局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第85-87页
        4.1.3 事业产品供给结构不均衡第87-88页
    4.2 中国事业单位适度规模判定第88-93页
        4.2.1 模型指标体系设计第89-90页
        4.2.2 评价原理、模型和方法第90-93页
    4.3 产权结构与事业单位规模第93-95页
        4.3.1 事业单位产权特征第93-94页
        4.3.2 单一国有产权造成事业单位规模不合理第94页
        4.3.3 产权无效率造成事业单位规模不合理第94-95页
    4.4 利益集团与事业单位规模第95-98页
        4.4.1 事业单位利益集团逐利影响事业单位规模第95-97页
        4.4.2 主管部门利益集团逐利影响事业单位规模第97-98页
    4.5 政府规制与事业单位规模第98-103页
        4.5.1 政府规制行为影响事业单位规模第99-100页
        4.5.2 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博弈影响事业单位规模第100-103页
5 中国事业单位绩效分析第103-125页
    5.1 中国事业单位绩效问题第103-106页
        5.1.1 事业单位内部绩效不佳第103-105页
        5.1.2 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低效第105-106页
    5.2 中国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第106-115页
        5.2.1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方法第107-108页
        5.2.2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108-109页
        5.2.3 事业单位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109-110页
        5.2.4 事业单位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公益文化事业为例第110-113页
        5.2.5 事业单位绩效实际评价——以教育和科技为例第113-115页
    5.3 市场失灵与事业单位绩效第115-118页
        5.3.1 搭便车行为导致事业资源配置低效第116页
        5.3.2 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失效第116-118页
        5.3.3 事业单位提供私人产品影响公共产品提供绩效第118页
    5.4 公共选择困境与事业单位绩效第118-121页
        5.4.1 政府失灵导致事业单位效率低下第118-120页
        5.4.2 委托——代理问题导致效率黑洞第120-121页
        5.4.3 事业单位利益集团逐利导致事业单位绩效低下第121页
    5.5 政府规制与事业单位绩效第121-125页
        5.5.1 寻租行为与事业产品供给低效率第122页
        5.5.2 利益集团逐利与事业产品供给低效率第122-123页
        5.5.3 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与事业产品供给低效率第123-125页
6 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和管理的国际经验第125-134页
    6.1 公共服务机构的法人主体分类第125-129页
        6.1.1 政府实体第126-127页
        6.1.2 私营部门第127-128页
        6.1.3 非营利机构第128-129页
    6.2 公共服务机构供给边界的确定第129-131页
    6.3 公共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第131-132页
    6.4 公共服务机构与中国事业单位的比较第132-134页
        6.4.1 国外公共服务机构与中国事业单位的相似之处第133页
        6.4.2 国外公共服务机构与中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区别第133-134页
7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第134-159页
    7.1 合理确定事业单位职能边界,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第134-143页
        7.1.1 厘清事业单位职能边界,分类推进改革第135-137页
        7.1.2 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供给边界,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第137-140页
        7.1.3 明确政府规制边界,转变规制行为第140-141页
        7.1.4 创新事业法人边界,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第141-143页
    7.2 科学确定事业单位供给规模,保证公共产品和服务适度供给第143-149页
        7.2.1 合理界定财权和事权,保障事业产品适度供给第143-144页
        7.2.2 创新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控制事业单位规模扩张第144-146页
        7.2.3 加强对官员行为的监督约束,确保事业单位适度规模第146-147页
        7.2.4 建立事业单位动态管理机制,保障事业单位适度供给第147-149页
    7.3 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第149-155页
        7.3.1 规范事业单位自身行为,提高事业单位运行绩效第149-150页
        7.3.2 改革政府规制行为,提高对事业单位的规制绩效第150-151页
        7.3.3 建立多元化监管制度,提高事业产品供给效率第151-153页
        7.3.4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事业单位运行绩效第153-155页
    7.4 渐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确保改革成效第155-159页
        7.4.1 事业单位改革成本类别第155-156页
        7.4.2 事业单位改革方式及成本分析第156-158页
        7.4.3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方式的选择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70页
附录第170-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应急管理的大规模高分辨率人工社会平行度增强方法
下一篇:基于计算组织视角的恐怖组织网络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