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1.3 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及器件结构 | 第18-24页 |
1.3.1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晶硅电池 | 第18-20页 |
1.3.2 第二代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 | 第20-22页 |
1.3.3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和有机电池 | 第22-24页 |
1.4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电池概述 | 第24-37页 |
1.4.1 材料介绍和早期发展 | 第24-25页 |
1.4.2 器件组成和结构 | 第25-32页 |
1.4.3 溶液成膜方法 | 第32-35页 |
1.4.4 溶液法沉积钙钛矿薄膜的拓展应用 | 第35-37页 |
1.5 本论文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第2章 CH_3NH_3I作添加剂改性传统两步法以提高钙钛矿电池效率 | 第46-64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47-48页 |
2.2.2 透明导电衬底及TiO_2层制备 | 第48页 |
2.2.3 器件制备 | 第48-49页 |
2.2.4 表征与测试 | 第49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9-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3章 全新两步法工艺制备高质量纯CH_3NH_3PbI_3薄膜 | 第64-76页 |
3.1 引言 | 第6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3.2.1 透明导电衬底及TiO_2介孔层制备 | 第64-65页 |
3.2.2 CH_3NH_3PbI_3薄膜沉积 | 第65-66页 |
3.2.3 器件制备 | 第66页 |
3.2.4 表征与测试 | 第66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66-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4章 阳离子掺杂改性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提高电池性能及热稳定性 | 第76-96页 |
4.1 引言 | 第76-7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77页 |
4.2.2 MA_(1-x)DMA_xPbI_3(x= 0~0.25)单晶生长 | 第77-78页 |
4.2.3 器件制备 | 第78-79页 |
4.2.4 表征与测试 | 第7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79-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第5章 2H-NbS_2柔性薄膜在介孔型钙钛矿电池背电极中的应用 | 第96-114页 |
5.1 引言 | 第96-97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97-99页 |
5.2.1 实验药品 | 第97页 |
5.2.2 NbS_2薄膜制备 | 第97-98页 |
5.2.3 器件制备 | 第98-99页 |
5.2.4 表征与测试 | 第99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99-10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