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2、数据分析法 | 第14页 |
3、对比分析法 | 第14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14-15页 |
1、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研究困难 | 第14-15页 |
(六)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专利品质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16-34页 |
1.1 专利制度与专利制度的意义 | 第16-21页 |
1.1.1 世界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6-17页 |
1.1.2 我国专利制度的建设过程 | 第17-18页 |
1.1.3 专利制度的意义和目的 | 第18页 |
1.1.4 专利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1.2 专利的品质与价值以及相互关系 | 第21-29页 |
1.2.1 专利价值概念与专利价值的评估方式 | 第22-27页 |
1.2.2 专利品质概念与专利品质的评估方式 | 第27-28页 |
1.2.3 专利价值与专利品质的相互关系 | 第28-29页 |
1.3 科技政策与专利激励 | 第29-34页 |
1.3.1 科技政策的专利激励运作机理 | 第29-30页 |
1.3.2 专利相关的科技政策的类型 | 第30-32页 |
1.3.3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32-34页 |
第二章 专利品质评估指标的分析 | 第34-48页 |
2.1 专利品质的阶段性影响因素 | 第34-39页 |
2.1.1 申请阶段 | 第34-38页 |
2.1.2 维持阶段 | 第38-39页 |
2.2 专利品质评估指标的选择 | 第39-41页 |
2.3 近年来苏州市专利品质的变化情况 | 第41-48页 |
2.3.1 申请量变化情况 | 第42页 |
2.3.2 发明专利申请量变化情况 | 第42-43页 |
2.3.3 实用新型申请量变化情况 | 第43页 |
2.3.4 外观专利申请量变化情况 | 第43-44页 |
2.3.5 职务申请占比变化情况 | 第44页 |
2.3.6 发明专利占比变化 | 第44-45页 |
2.3.7 发明授权量变化情况 | 第45页 |
2.3.8 苏州工业园区专利品质变化情况 | 第45-48页 |
第三章 科技政策对专利品质的影响分析 | 第48-55页 |
3.1 科技政策对专利品质影响原因 | 第48-49页 |
3.1.1 申请阶段 | 第48页 |
3.1.2 维护阶段 | 第48-49页 |
3.2 近年来苏州市科技政策变化状况与评估——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 第49-52页 |
3.3 科技政策对专利品质的效应分析 | 第52-55页 |
3.3.1 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 第53-54页 |
3.3.2 政策的负面效应分析 | 第54页 |
3.3.3 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 第54页 |
3.3.4 政策效果的滞后性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5-57页 |
4.1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政策带来的启示 | 第55页 |
4.2 针对专利品质的科技政策的路径选择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