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14-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30页 |
2.1 环保监管客体间的博弈综述 | 第20-21页 |
2.2 环保监管主客体间的博弈综述 | 第21-25页 |
2.3 监管主体间的博弈综述 | 第25-26页 |
2.4 公众参与的环保监管博弈综述 | 第26-27页 |
2.5 文献述评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现状及历史 | 第30-38页 |
3.1 我国工业企业排污及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1.1 我国工业“三废”排放总量分析 | 第30页 |
3.1.2 我国工业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分析 | 第30-31页 |
3.1.3 我国工业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分析 | 第31-32页 |
3.2 我国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的历史沿革 | 第32-34页 |
3.3 导致我国工业污染问题的制度原因 | 第34-38页 |
3.3.1 导致工业污染问题的市场失灵 | 第34-35页 |
3.3.2 导致工业污染问题的政府失灵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各种政府环保监管机制下多个工业企业间的博弈研究 | 第38-56页 |
4.1 监管缺失时工业企业间的排污博弈 | 第38-46页 |
4.1.1 不同产业工业企业排污的“公地悲剧”模型 | 第38-40页 |
4.1.2 相同产业工业企业排污的“公地悲剧”模型 | 第40-43页 |
4.1.3 环境外部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 | 第43-46页 |
4.2 环境税制度下工业企业间的排污博弈 | 第46-49页 |
4.2.1 固定生产技术下环境税对工业企业的影响模型 | 第46页 |
4.2.2 存在环保技术创新时环境税对工业企业的影响模型 | 第46-49页 |
4.3 排污限额制度下工业企业间的排污博弈 | 第49-53页 |
4.3.1 工业企业自主治污模式下的博弈研究 | 第49-50页 |
4.3.2 基于PPP的第三方治污模式下的博弈研究 | 第50-53页 |
4.4 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工业企业间的博弈 | 第53-56页 |
4.4.1 两个工业企业间的排污权交易博弈研究 | 第53-54页 |
4.4.2 任意数量工业企业间的排污权交易博弈研究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各种政府环保监管机制下政府和工业企业间的博弈研究 | 第56-70页 |
5.1 行政监管机制下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博弈 | 第56-59页 |
5.1.1 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排污限额决定模型 | 第56-58页 |
5.1.2 政府对工业企业违规排污的监管模型 | 第58-59页 |
5.2 经济调控机制下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博弈 | 第59-63页 |
5.2.1 环境税制度下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博弈 | 第59-61页 |
5.2.2 环保设备补贴制度下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博弈 | 第61-63页 |
5.3 排污权交易机制下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博弈 | 第63-70页 |
5.3.1 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两阶段博弈模型 | 第63-64页 |
5.3.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初始排污权分配博弈仿真 | 第64-70页 |
第六章 对博弈分析结论的实证检验 | 第70-80页 |
6.1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 第70-71页 |
6.2 模型构建和数据 | 第71-73页 |
6.2.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71-72页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72-73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73-80页 |
6.3.1 对假设1的分析 | 第73-74页 |
6.3.2 对假设2的分析 | 第74页 |
6.3.3 对假设3的分析 | 第74-75页 |
6.3.4 对假设4的分析 | 第75-76页 |
6.3.5 对假设5的分析 | 第76-77页 |
6.3.6 对假设6的分析 | 第77-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第80-88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3页 |
7.2 政府对工业企业环保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83-85页 |
7.3 研究方向展望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