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企业财务外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控制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研究简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安排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及控制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2.1 企业财务外包动因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2.1.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8页 |
2.1.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8-19页 |
2.2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成因的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2.2 财务外包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2.3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控制理论 | 第20-24页 |
2.3.1 风险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0-21页 |
2.3.2 风险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 第21-22页 |
2.3.3 FMEA风险评价法的特点与优势 | 第22-24页 |
第3章 L集团财务外包风险分析 | 第24-40页 |
3.1 L集团财务外包动因分析 | 第24-29页 |
3.1.1 财务变革大势所趋 | 第24-25页 |
3.1.2 战略导向聚焦核心 | 第25-26页 |
3.1.3 开源节流势在必行 | 第26-29页 |
3.2 L集团财务外包现状 | 第29-33页 |
3.2.1 财务组织结构变动 | 第30-31页 |
3.2.2 财务人员及相关费用变动 | 第31-32页 |
3.2.3 财务业务流程变动 | 第32-33页 |
3.3 L集团财务外包存在的风险分析 | 第33-40页 |
3.3.1 决策阶段存在的风险分析 | 第34-36页 |
3.3.2 执行阶段存在的风险分析 | 第36-40页 |
第4章 基于FMEA的L集团财务外包风险评价 | 第40-49页 |
4.1 识别L集团财务外包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 | 第41-42页 |
4.2 识别潜在失效模式造成的后果、原因及过程控制 | 第42-43页 |
4.3 确定严重度、发生频率与可发现度的评分标准 | 第43-45页 |
4.4 L集团财务外包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第5章 基于FMEA评价结果提出L集团财务外包风险的控制对策 | 第49-57页 |
5.1 控制中等风险的对策 | 第49-53页 |
5.1.1 妥善安置辞退员工规避外包交接风险 | 第49-50页 |
5.1.2 保证财务外包商控制力规避信息泄露风险 | 第50-51页 |
5.1.3 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规避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51-52页 |
5.1.4 严谨细致的财务外包合同提前规避管理风险 | 第52-53页 |
5.2 控制高等风险的对策:建立L集团财务外包风险监控体系 | 第53-57页 |
5.2.1 财务外包风险监控目的 | 第53页 |
5.2.2 财务外包风险监控内容 | 第53-54页 |
5.2.3 财务外包风险监控流程 | 第54-5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