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6-19页 |
·研究型大学 | 第16-17页 |
·人才培养目标 | 第17-19页 |
2 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历史追溯 | 第19-26页 |
·中国古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第19-22页 |
·儒道墨家思想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论述 | 第19-21页 |
·太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21-22页 |
·科举制度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22页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第22-24页 |
·历史溯源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启示 | 第24-26页 |
3 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现状 | 第26-31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 | 第26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脱节 | 第26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脱节的成因 | 第26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 | 第26-28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功利化 | 第28-29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功利化现状 | 第28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功利化成因 | 第28-29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道德素质的弱化 | 第29-31页 |
4 国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分析与启示 | 第31-37页 |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第31-32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人才多元化发展的定位要求 | 第31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创新能力的定位要求 | 第31-32页 |
·英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 第32-33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精英人才的定位要求 | 第32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个性化发展的定位要求 | 第32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文理均衡发展的定位要求 | 第32-33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定位要求 | 第33页 |
·日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 第33-34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全面素质的定位要求 | 第33-34页 |
·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全球化的定位要求 | 第34页 |
·国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先进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定位要求 | 第34-35页 |
·重视对人才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定位要求 | 第35-37页 |
5 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选择 | 第37-47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总体要求 | 第37-39页 |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要求 | 第37-38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适应性要求 | 第38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性要求 | 第38-39页 |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具体选择 | 第39-44页 |
·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第40-42页 |
·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第42-44页 |
·人才培养目标理性定位的保障措施 | 第44-47页 |
·国家层面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 第44-45页 |
·加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及研究型大学准确定位 | 第45页 |
·学校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