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系统故障树的计算机辅助生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故障树分析方法简介 | 第9-11页 |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 第10页 |
·故障树分析的步骤 | 第10-11页 |
·故障树分析法的发展状况 | 第11页 |
·故障树的建造 | 第11-15页 |
·故障树中的名词术语和符号 | 第12页 |
·演绎法建造故障树 | 第12-13页 |
·计算机辅助建树方法及其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故障树建造的注意事项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背景知识介绍 | 第16-21页 |
·布尔代数 | 第16-17页 |
·布尔变量及布尔矩阵 | 第16-17页 |
·系统结构模型的图形与矩阵表示 | 第17-21页 |
·有向图 | 第17-18页 |
·邻接矩阵 | 第18页 |
·解析结构模型法 | 第18-19页 |
·解析结构模型法与树状结构图的生成 | 第19-21页 |
3 过程系统故障树计算机辅助生成方法 | 第21-38页 |
·主要思想 | 第21-22页 |
·控制回路故障树的生成 | 第22-32页 |
·典型回路故障树顶部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故障树的描述方法 | 第26-27页 |
·顶部结构模型中间事件的进一步展开处理 | 第27-30页 |
·回路故障树的生成——连接算法 | 第30-32页 |
·系统整体故障树的合成 | 第32-37页 |
·合成任务 | 第32-33页 |
·合成算法 | 第33-35页 |
·事件状态的推导 | 第35-37页 |
·系统故障树的生成及输出 | 第37-38页 |
4 过程系统计算机辅助建树平台设计 | 第38-45页 |
·平台设计语言的选择 | 第38页 |
·系统功能介绍 | 第38-41页 |
·数据输入 | 第39-41页 |
·工作流程 | 第41页 |
·系统界面设计 | 第41-44页 |
·主工作界面 | 第41-42页 |
·子系统处理界面 | 第42-43页 |
·子系统变量表编辑界面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故障树生成应用实例 | 第45-55页 |
·研究对象 | 第45-46页 |
·算法应用 | 第46-52页 |
·顶事件及外界不可控扰动的选择 | 第46页 |
·系统分析及数据的输入 | 第46-47页 |
·故障树生成 | 第47-52页 |
·分析 | 第52-55页 |
·割集与最小割集 | 第52页 |
·求最小割集 | 第52-53页 |
·比较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