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厌氧发酵的原理 | 第8-10页 |
1.2.1 水解阶段 | 第8页 |
1.2.2 产酸阶段 | 第8-9页 |
1.2.3 产甲烷阶段 | 第9-10页 |
1.3 厌氧发酵原料 | 第10-13页 |
1.3.1 巨藻生物质 | 第11-12页 |
1.3.2 巨藻渣 | 第12-13页 |
1.4 厌氧发酵工艺研究 | 第13-14页 |
1.4.1 沼气发酵罐类型分类 | 第13-14页 |
1.4.2 发酵工艺设计类型 | 第14页 |
1.5 发酵罐运行参数 | 第14-16页 |
1.5.1 温度 | 第14-15页 |
1.5.2 有机负荷率 | 第15页 |
1.5.3 C/N比 | 第15-16页 |
1.6 发酵过程中的抑制因素 | 第16-18页 |
1.6.1 氨氮值 | 第16-17页 |
1.6.2 盐度 | 第17页 |
1.6.3 硫化物 | 第17-18页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创新性 | 第18-20页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7.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巨藻渣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氢产酸的研究 | 第20-36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0-22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巨藻渣还原糖和SCOD产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2 预处理的热NaOH浓度对巨藻渣发酵产氢产酸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3 底物浓度对巨藻渣发酵产氢产酸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4 初始pH值对巨藻渣发酵产氢产酸的影响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巨藻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氢产酸的研究 | 第36-48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3.2.1 接种物与底物 | 第36-37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2.3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3.3.1 巨藻预处理条件对厌氧发酵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2 接种比对巨藻发酵产氢产酸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3 初始pH值对巨藻发酵产氢产酸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巨藻生物质厌氧发酵产甲烷的研究 | 第48-62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3页 |
4.2.1 接种物与底物 | 第48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4.2.3 分析方法 | 第50-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1页 |
4.3.1 单相与两相发酵对巨藻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2 有机负荷率对巨藻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 第55-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