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3-15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 论述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矫正正义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2.1 矫正正义的缘起 | 第16-19页 |
2.2 矫正正义的本质及内涵 | 第19-21页 |
2.3 矫正正义的理论发展 | 第21-24页 |
2.4 矫正正义的原则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邻避设施及其利益相关者 | 第26-36页 |
3.1 邻避性设施及其特点 | 第26-28页 |
3.2 邻避设施中的利益相关者 | 第28-32页 |
3.3 邻避设施中的多元利益冲突 | 第32-36页 |
第四章 邻避设施利益矫正失衡与邻避冲突形成 | 第36-50页 |
4.1 邻避设施利益分配现状 | 第36-41页 |
4.1.1 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分配不均 | 第37-38页 |
4.1.2 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分配不均 | 第38-40页 |
4.1.3 代际间的利益分配不均 | 第40-41页 |
4.2 邻避设施工程利益矫正困境的主要表现 | 第41-44页 |
4.2.1 工程利益补偿方式简单化 | 第41-43页 |
4.2.2 工程利益补偿不到位 | 第43页 |
4.2.3 工程利益补偿的有限性 | 第43-44页 |
4.3 工程利益矫正失衡与邻避冲突产生 | 第44-50页 |
4.3.1 邻避冲突的概念及内涵 | 第44-46页 |
4.3.2 工程矫正失衡引发邻避冲突 | 第46页 |
4.3.3 具体案例分析 | 第46-50页 |
第五章 邻避设施工程利益的矫正正义实现途径 | 第50-61页 |
5.1 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50-53页 |
5.1.1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 第51-52页 |
5.1.2 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 第52-53页 |
5.2 建立公民有序参与协商机制 | 第53-56页 |
5.2.1 增强公民理性参与意识 | 第53-55页 |
5.2.2 促进公民参与民主化和制度化 | 第55-56页 |
5.2.3 建立更为合理的专家与民众评审制度 | 第56页 |
5.3 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矫正补偿机制 | 第56-61页 |
5.3.1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 | 第56-58页 |
5.3.2 采用多样化的补偿形式 | 第58-59页 |
5.3.3 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与惩处制度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