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热结构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和实验修正方法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不确定性设计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3.1 理论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3.2 实验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复合材料热结构设计方法 | 第25-57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结构设计流程 | 第25-28页 |
2.2.1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第25-26页 |
2.2.2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结构设计流程 | 第26-28页 |
2.3 热结构模型关键不确定性参数分析方法 | 第28-42页 |
2.3.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2.3.2 傅里叶幅值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3.3 改进的傅里叶幅值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31-42页 |
2.4 代理模型构建方法 | 第42-55页 |
2.4.1 高斯过程模型 | 第42-44页 |
2.4.2 自适应高斯过程模型 | 第44-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3章 复合材料热结构模型降维分析方法 | 第57-81页 |
3.1 引言 | 第57页 |
3.2 活跃子空间方法 | 第57-66页 |
3.2.1 活跃子空间方法 | 第57-59页 |
3.2.2 基于活跃子空间的敏感性分析 | 第59-60页 |
3.2.3 活跃子空间的误差估计及计算 | 第60-66页 |
3.3 基于活跃子空间的代理模型方法 | 第66-72页 |
3.3.1 活跃子空间中数据映射方法 | 第66-69页 |
3.3.2 基于活跃子空间的AGPM | 第69-70页 |
3.3.3 算例验证 | 第70-72页 |
3.4 基于活跃子空间的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 | 第72-80页 |
3.4.1 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 | 第72-74页 |
3.4.2 基于活跃子空间的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 | 第74-76页 |
3.4.3 算例分析 | 第76-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复合材料热结构模型参数的实验修正方法 | 第81-127页 |
4.1 引言 | 第81页 |
4.2 材料性能不确定性参数实验修正方法 | 第81-103页 |
4.2.1 热膨胀系数实验修正方法 | 第81-89页 |
4.2.2 总发射率实验修正方法 | 第89-96页 |
4.2.3 双模量实验修正方法 | 第96-103页 |
4.3 界面性能不确定性参数实验修正方法 | 第103-115页 |
4.3.1 基于一维瞬态传热的界面热导修正方法 | 第104-110页 |
4.3.2 基于感应加热的界面热导修正方法 | 第110-115页 |
4.4 失效判据不确定性参数实验修正方法 | 第115-125页 |
4.4.1 双弯曲实验概述 | 第115-116页 |
4.4.2 双弯曲仿真实验 | 第116-119页 |
4.4.3 四点弯曲对比实验 | 第119-122页 |
4.4.4 组合应力下失效判据修正 | 第122-12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5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喷注支板结构设计 | 第127-141页 |
5.1 引言 | 第127页 |
5.2 喷注支板结构设计要求 | 第127页 |
5.3 基于不确定性的UHTC喷注支板结构设计 | 第127-140页 |
5.3.1 UHTC喷注支板不确定性分析 | 第127-134页 |
5.3.2 UHTC喷注支板结构改进 | 第134-136页 |
5.3.3 FGLCS喷注支板不确定性分析 | 第136-14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结论 | 第141-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个人简历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