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外延生长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5页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 二维纳米碳材料第16-25页
        1.2.1 石墨烯第17-18页
        1.2.2 碳纳米墙第18-21页
        1.2.3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21-25页
    1.3 外延生长技术第25-27页
    1.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概述第27-30页
        1.4.1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第27-28页
        1.4.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第28-29页
        1.4.3 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9-30页
    1.5 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概述第30-33页
        1.5.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30-31页
        1.5.2 掺氮碳材料在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中的应用第31-33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5-45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5-37页
        2.1.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2.1.2 实验设备第36-37页
    2.2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制备第37-39页
        2.2.1 金刚石单晶表面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37-38页
        2.2.2 多晶金刚石薄膜表面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38页
        2.2.3 掺硼金刚石薄膜表面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38-39页
    2.3 材料表征设备及方法第39-40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9-40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0页
        2.3.3 X射线衍射仪第40页
        2.3.4 拉曼光谱第40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40页
    2.4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方法第40-45页
        2.4.1 电极的制备第41-42页
        2.4.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测试第42页
        2.4.3 氧还原催化性能测试第42-45页
第3章 单晶金刚石基底上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外延生长第45-67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与基底的外延关系第45-53页
    3.3 基底温度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53-54页
    3.4 生长时间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54-58页
    3.5 甲烷浓度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58-63页
    3.6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大面积均匀生长第63-65页
    3.7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多晶金刚石薄膜基底上外延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67-93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金刚石多晶薄膜的制备第67-73页
        4.2.1 基底温度对金刚石薄膜结构的影响第67-70页
        4.2.2 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薄膜结构的影响第70-73页
    4.3 多晶金刚石薄膜表面外延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73-84页
        4.3.1 基底质量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73-75页
        4.3.2 晶粒晶面上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结构第75-78页
        4.3.3 甲烷浓度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78-80页
        4.3.4 偏压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80-84页
    4.4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结构及生长机制第84-92页
        4.4.1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结构第85-89页
        4.4.2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外延生长机制第89-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掺硼金刚石薄膜外延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及其生物传感性能第93-116页
    5.1 引言第93-94页
    5.2 掺硼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第94-101页
        5.2.1 硼源浓度对掺硼金刚石薄膜结构的影响第95-98页
        5.2.2 载气流速对掺硼金刚石薄膜结构的影响第98-101页
    5.3 掺硼金刚石薄膜表面外延生长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第101-105页
    5.4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生物传感性能第105-114页
        5.4.1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氧化还原行为和动力学特征第105-106页
        5.4.2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第106-111页
        5.4.3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检测范围和极限第111-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6章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氮掺杂及其氧还原催化性第116-135页
    6.1 引言第116页
    6.2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制备第116-122页
        6.2.1 掺氮对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结构的影响第116-119页
        6.2.2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成分分析第119-122页
    6.3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第122-132页
        6.3.1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氧还原催化活性第123-127页
        6.3.2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分析第127-131页
        6.3.3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氧还原催化反应机理第131-132页
    6.4 掺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片的耐甲醇性能和稳定性第132-134页
    6.5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结论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51-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个人简历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铋基光热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肿瘤多模式成像和热化疗研究
下一篇:复合材料热结构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和实验修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