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0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理论意义第8-9页
    1.3 实践意义第9-1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2.1 孤独症谱系障碍第10页
    2.2 情绪理解的定义及内容第10-11页
        2.2.1 情绪理解的定义第10页
        2.2.2 情绪理解的内容第10-11页
    2.3 ASD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第11-13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4 ASD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测量方法第13页
    2.5 ASD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方法第13-16页
    2.6 国内外研究启示及本研究思路第16-17页
        2.6.1 国内外研究启示第16页
        2.6.2 本文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17-23页
    3.1 研究目标第17页
    3.2 研究假设第17页
    3.3 研究方法第17-23页
        3.3.1 被试选取第17-18页
        3.3.2 研究材料和工具第18-20页
        3.3.3 研究环境第20页
        3.3.4 研究程序第20-23页
            3.3.4.1 前测第20-21页
            3.3.4.2 干预阶段第21-22页
            3.3.4.3 后测及追踪第22页
            3.3.4.4 数据分析第22-23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3-27页
    4.1 ASD儿童与TD儿童情绪理解前测的差异比较第23-24页
    4.2 ASD实验组干预效果分析第24-25页
    4.3 ASD实验组干预维持效果分析第25-26页
    4.4 ASD实验组个案观察及教师访谈第26-27页
第五章 讨论第27-32页
    5.1 情绪理解干预效果的讨论第27-29页
    5.2 情绪理解干预方案的探讨与反思第29-32页
        5.2.1 研究材料的标准化第29页
        5.2.2 ASD儿童的注意力和刻板化特点第29-30页
        5.2.3 情绪理解能力的融合教育第30页
        5.2.4 父母的重视与参与第30-3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32-33页
    6.1 结论第32页
    6.2 研究创新之处第32页
    6.3 局限与展望第32-33页
附录A第33-35页
附录B第35-37页
附录C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互式阅读疗法对初中生自我接纳的干预研究
下一篇:浩然之气的结构与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