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导论 | 第14-1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6-19页 |
第一章 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概述 | 第19-25页 |
一、死刑司法控制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的意义 | 第20-25页 |
(一)有利于减少故意杀人罪死刑的适用 | 第20-22页 |
(二)有利于保障人权 | 第22-23页 |
(三)有利于推动与国际法治接轨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的价值 | 第25-33页 |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控制的路径 | 第25-26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立法控制的挑战 | 第26-29页 |
(一)死刑立法控制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 | 第26-27页 |
(二)死刑立法控制程序复杂,耗时较多 | 第27-28页 |
(三)死刑立法控制社会共识形成较难 | 第28-29页 |
三、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的价值 | 第29-33页 |
(一)死刑司法控制在时间上具有及时性 | 第29-30页 |
(二)死刑司法控制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 第30页 |
(三)现行立法状况决定了死刑司法控制的重要性 | 第30-31页 |
(四)死刑司法控制社会共识容易形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的实体途径 | 第33-51页 |
一、故意杀人罪量刑情节在死刑司法控制中的价值 | 第33-43页 |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控制量刑情节的分类 | 第33-35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量刑情节适用的具体展开 | 第35-43页 |
二、死刑适用标准在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中的地位 | 第43-46页 |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标准的司法实践考察 | 第43-44页 |
(二)明确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一般标准 | 第44-45页 |
(三)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中“罪行极其严重”标准的具体化 | 第45-46页 |
三、死缓制度在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中的作用 | 第46-51页 |
(一)死缓制度的概念和价值 | 第47页 |
(二)死缓在故意杀人罪死刑中的适用和执行标准 | 第47-51页 |
第四章 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的程序途径 | 第51-69页 |
一、切实发挥死刑复核程序的作用 | 第51-57页 |
(一)死刑复核程序在死刑司法控制中的价值 | 第51-52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路径 | 第52-57页 |
二、严格适用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 第57-60页 |
(一)一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 第57-58页 |
(二)我国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现状分析 | 第58-59页 |
(三)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完善 | 第59-60页 |
三、完善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辩护制度 | 第60-69页 |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的刑事辩护现状分析 | 第60-64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辩护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 第64-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硕士期间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