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 | 第13-16页 |
1.3 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2 工程概况 | 第26-30页 |
2.1 隧道概况 | 第26-27页 |
2.2 地质情况 | 第27-30页 |
3 现场测试方案与结果 | 第30-44页 |
3.1 钻孔弹性模量法 | 第30-35页 |
3.1.1 测试仪器设备 | 第30页 |
3.1.2 测试步骤 | 第30-31页 |
3.1.3 数据处理原则 | 第31页 |
3.1.4 测试成果 | 第31-34页 |
3.1.5 围岩模量的各向异性分析 | 第34页 |
3.1.6 隧道围岩的松弛范围分析 | 第34-35页 |
3.2 围岩岩体波速测试 | 第35-44页 |
3.2.1 岩体波速测试方案 | 第35-36页 |
3.2.2 岩体波速测试结果 | 第36-43页 |
3.2.3 岩体波速测试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第44-54页 |
4.1 非均质案例(缓倾、薄层泥页岩互层隧道) | 第44-49页 |
4.1.1 数值模型与力学参数 | 第44页 |
4.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4.2 均质案例(福建花岗岩隧道) | 第49-54页 |
4.2.1 数值计算模型与力学参数 | 第49页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5 围岩松动形态与测试方法分析 | 第54-58页 |
5.1 非均质围岩(缓倾、薄层泥页岩互层隧道) | 第54-55页 |
5.1.1 应力场分布规律 | 第54页 |
5.1.2 塑性区分布规律 | 第54-55页 |
5.2 均质围岩(福建花岗岩隧道) | 第55-56页 |
5.2.1 应力场规律分析 | 第55-56页 |
5.2.2 塑性区分布规律 | 第56页 |
5.3 声波法在倾斜、薄层状岩层测试中的改进 | 第56-57页 |
5.4 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 | 第58-60页 |
6.1 缓倾、薄层泥页岩互层隧道围岩松动形态的特征 | 第58页 |
6.2 支护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