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钢机械设备论文--轧机主列机构和设备论文

厚板轧机附加弯矩和轧机刚度与轧制力偏差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1.2 课题研究的来源第12-14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主传动系统对轧制力偏差影响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轧机机架刚度对轧制力偏差影响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轧制力偏差计算模型第18-33页
    2.1 轧制压力分布模型第18-19页
    2.2 辊系弹性变形模型第19-29页
        2.2.1 考虑轧机刚度差的支撑辊轴线位移第22-24页
        2.2.2 考虑附加弯矩的工作辊轴线位移第24-26页
        2.2.3 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压扁第26页
        2.2.4 辊间变形协调条件及力与力矩平衡方程第26-28页
        2.2.5 轧件出口厚度横向分布第28-29页
        2.2.6 辊系弹性变形计算流程第29页
    2.3 板厚模型第29-30页
    2.4 轧辊磨损和热凸度模型第30-31页
    2.5 程序逻辑图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主传动系统对轧制力偏差的影响第33-46页
    3.1 轧机主传动系统受力分析第33-35页
        3.1.1 十字轴万向节受力分析[53]第33-35页
        3.1.2 十字轴被动叉受力分析第35页
    3.2 轧机主传动系统传动力矩分析第35-40页
        3.2.1 输出轴无水平转角轧机主传动系统传动力矩分析第35-38页
        3.2.2 输出轴有水平转角轧机主传动系统传动力矩分析第38-40页
    3.3 轧机主传动系统力学模型第40-43页
        3.3.1 垂直附加弯矩力学模型第40-41页
        3.3.2 水平附加弯矩力学模型第41-43页
    3.4 计算实例第43-45页
        3.4.1 计算条件第43页
        3.4.2 计算结果分析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机架刚度差对轧制力偏差影响第46-77页
    4.1 轧机机架刚度第46-47页
    4.2 氧化铁皮等效刚度第47-49页
    4.3 氧化铁皮等效刚度测试试验第49-64页
        4.3.1 刚度测量机理及测试方法第49-50页
        4.3.2 刚度测量设备第50页
        4.3.3 氧化铁皮刚度测试方案第50-56页
        4.3.4 氧化铁皮等效刚度测试试验结果分析第56-64页
    4.4 轧机机架刚度差对轧制力偏差的影响第64-66页
    4.5 轧机机架刚度差对轧制力偏差有限元模拟第66-76页
        4.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6-68页
        4.5.2 氧化铁皮在有限元模型中的处理第68-71页
        4.5.3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第71-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Φ100~Φ150mm棒材二辊矫直机矫直曲率分析及辊型设计
下一篇:中间坯快速剪切挤压连接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