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坯快速剪切挤压连接机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无头轧制 | 第11-12页 |
1.2.1 无头轧制技术在板带生产线上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无头轧制技术在棒材生产线上的应用 | 第12页 |
1.3 无头轧制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间坯剪切挤压连接机构 | 第17-25页 |
2.1 设计方案的选择 | 第17-19页 |
2.1.1 中间坯静态连接实验 | 第17-18页 |
2.1.2 中间坯快速剪切挤压连接机构 | 第18-19页 |
2.2 机构多刚体模型 | 第19-21页 |
2.3 机构运动学仿真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机构运动学与力分析 | 第25-40页 |
3.1 连接机构运动学分析 | 第25-30页 |
3.2 连接时间的计算 | 第30-32页 |
3.3 连接机构力分析 | 第32-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优化 | 第40-53页 |
4.1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建立 | 第40-46页 |
4.1.1 设计变量 | 第40页 |
4.1.2 约束条件 | 第40-44页 |
4.1.3 目标函数 | 第44-45页 |
4.1.4 优化模型数学表示 | 第45-46页 |
4.2 优化模型特性及优化方法选择 | 第46-49页 |
4.3 优化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构设计计算和校核 | 第53-70页 |
5.1 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5.1.1 传动方式的选择 | 第53页 |
5.1.2 连接装置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5.2 压合力、压合力矩的计算 | 第54-58页 |
5.2.1 压合力的计算 | 第54-57页 |
5.2.3 压合力矩的计算 | 第57-58页 |
5.3 压合功的计算 | 第58页 |
5.4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及类型选择 | 第58-60页 |
5.4.1 主轴上的静力矩的计算 | 第58-59页 |
5.4.2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 第59-60页 |
5.5 减速器的选择 | 第60页 |
5.5.1 总传动比的确定 | 第60页 |
5.5.2 三级减速器的选取 | 第60页 |
5.6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强度刚度的校核 | 第60-67页 |
5.6.1 刀头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 | 第61页 |
5.6.2 轴的设计计算和校核 | 第61-64页 |
5.6.3 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 | 第64-65页 |
5.6.4 键的选择和校核 | 第65页 |
5.6.5 制动器的选择 | 第65-66页 |
5.6.6 离合器的选择 | 第66页 |
5.6.7 对电动机的校核 | 第66-67页 |
5.7 基于Solidworks的主轴受力分析 | 第67-6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