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效应对激光传输质量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背景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2 湍流大气中的光束传输 | 第11-23页 |
·激光传输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波动方程方法 | 第11-12页 |
·广义衍射积分方法 | 第12-13页 |
·傅里叶光学方法 | 第13-14页 |
·大气激光传输中的强度起伏 | 第14-16页 |
·光束漂移的概率分布 | 第14-15页 |
·大气闪烁的概率分布 | 第15-16页 |
·湍流对激光传输影响的理论模型 | 第16-21页 |
·Rytov 方法 | 第17-19页 |
·Markov 近似 | 第19-21页 |
·大气湍流的处理 | 第21-23页 |
3 改善湍流效应的方法 | 第23-41页 |
·远场光束质量的评价参数 | 第23-24页 |
·光束质量因子,β参数 | 第23页 |
·Strehl 比 | 第23页 |
·光斑质(重)心位置 | 第23-24页 |
·像散参数 | 第24页 |
·PIB(桶中功率) | 第24页 |
·多光束发射技术 | 第24-38页 |
·多光束发射理论的验证 | 第25-29页 |
·单光束发射与多孔径发射的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远场光束质量参数的计算 | 第31-33页 |
·传输距离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 第33-36页 |
·孔径半径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 第36-38页 |
·校正式相位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工作原理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