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2001-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PM2.5浓度与城镇化关系的时空演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13-19页
        1.2.1 相关概念第13-15页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15-19页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第19-21页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2-31页
    2.1 研究区域第22-23页
    2.2 数据来源第23-24页
        2.2.1 PM_(2.5)数据第23-24页
        2.2.2 城镇化相关数据第24页
    2.3 研究方法第24-30页
        2.3.1 Mann-Kendall检验第24-25页
        2.3.2 空间集聚分析方法第25-27页
        2.3.3 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第27页
        2.3.4 空间计量模型比较与建立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群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第31-42页
    3.1 PM_(2.5)浓度时间特征第31-33页
        3.1.1 PM2.5的Mann-Kendall检验第31-32页
        3.1.2 PM_(2.5)的年际变化第32-33页
    3.2 PM_(2.5)浓度空间格局第33-38页
        3.2.1 年际空间变化第33-34页
        3.2.2 全局空间自相关第34-36页
        3.2.3 局部空间自相关第36-38页
    3.3 PM_(2.5)浓度等级分类及评价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第42-50页
    4.1 城镇化率变化第42-43页
    4.2 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第43-47页
        4.2.1 人均GDP值第43-45页
        4.2.2 公路密度第45-46页
        4.2.3 夜间灯光亮度第46-47页
    4.3 植被覆盖率差异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群PM2.5浓度与城镇化的关系第50-60页
    5.1 PM_(2.5)浓度演变第50-53页
    5.2 相关性分析结果第53-54页
    5.3 模型估算结果第54-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0-61页
    6.2 启示第61-62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录一:主要代码第71-73页
附录二:硕士期间科研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熵智能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JD公司业务发展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