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3页 |
1.1 传感器概述 | 第11-13页 |
1.1.1 传感器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传感器的组成 | 第11-12页 |
1.1.3 传感器的分类 | 第12-13页 |
1.1.3.1 温度传感器 | 第12页 |
1.1.3.2 力敏传感器 | 第12页 |
1.1.3.3 光电传感器 | 第12-13页 |
1.1.3.4 磁敏传感器 | 第13页 |
1.1.3.5 气体传感器 | 第13页 |
1.1.3.6 湿度传感器 | 第13页 |
1.1.3.7 其它传感器 | 第13页 |
1.2 气体传感器 | 第13-16页 |
1.2.1 气体传感器概念 | 第13-15页 |
1.2.2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 光波导气体传感器 | 第16-20页 |
1.3.1 光波导传感器的发展 | 第16页 |
1.3.2 光波导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第16-19页 |
1.3.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型 | 第16-17页 |
1.3.2.2 平面薄膜波导型 | 第17-18页 |
1.3.2.3 光栅型 | 第18-19页 |
1.3.3 光波导传感器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光波导气敏材料的分类 | 第20-22页 |
1.4.1 无机材料 | 第20页 |
1.4.2 有机材料 | 第20-22页 |
1.5 课题来源及论文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四苯基卟啉及金属四苯基卟啉的合成及表征 | 第23-36页 |
2.1 前言 | 第23-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2.1.1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1.2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2.2.2 金属(Fe、Co、Mn)四苯基卟啉的合成 | 第25-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2.3.1 合成过程 | 第27-28页 |
2.3.1.1 反应溶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27页 |
2.3.1.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2 H_2TPP及金属四苯基卟啉的~1HNMR分析 | 第28页 |
2.3.3 金属四苯基卟啉的XPS分析 | 第28-32页 |
2.3.4 H_2TPP及金属四苯基卟啉的FT-IR分析 | 第32-33页 |
2.3.5 H_2TPP及金属四苯基卟啉的UV-Vis分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四苯基卟啉铁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 第36-49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38页 |
3.2.1.1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3.2.1.2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3.2.2 光学气敏元件的制备 | 第38页 |
3.2.3 测试气体的制备 | 第38页 |
3.2.4 不同湿度的水蒸气的配置方法 | 第38页 |
3.2.5 光学气敏薄膜的制备和气敏性能测试 | 第38-39页 |
3.2.6 检测系统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3.3.1 样品FESEM表征 | 第39-40页 |
3.3.2 光波导光源的选择及制备敏感薄膜条件的优化 | 第40-42页 |
3.3.3 敏感元件的选择性响应 | 第42-43页 |
3.3.4 敏感元件对乙二胺气体的进一步响应 | 第43-44页 |
3.3.5 敏感元件对混合气体的响应 | 第44-47页 |
3.3.6 湿度对敏感元件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 结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四苯基卟啉钴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 第49-60页 |
4.1 前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4.2.3 敏感薄膜的制备 | 第50页 |
4.2.4 测试气体的配制 | 第50页 |
4.2.5 不同湿度的水蒸气的配置方法 | 第50页 |
4.2.6 气敏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4.3.1 样品的FESEM表征 | 第51页 |
4.3.2 光波导光源的选择及制备敏感薄膜条件的优化 | 第51-53页 |
4.3.3 敏感元件的选择性响应 | 第53-54页 |
4.3.4 敏感元件对乙醇气体的进一步响应 | 第54-55页 |
4.3.5 干扰气体对敏感元件气敏性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6 湿度对敏感元件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四苯基卟啉锰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 第60-73页 |
5.1 前言 | 第60-6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5.2.3 敏感薄膜的制备 | 第61页 |
5.2.4 光波导测试系统 | 第61页 |
5.2.5 测试气体的配置 | 第61页 |
5.2.6 不同湿度的水蒸气的配置方法 | 第61-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5.3.1 敏感元件的表征 | 第62-63页 |
5.3.1.1 AFM表征 | 第62页 |
5.3.1.2 FESEM表征 | 第62-63页 |
5.3.2 光波导光源的选择及制备敏感元件条件的优化 | 第63-64页 |
5.3.3 敏感元件的选择性实验 | 第64-65页 |
5.3.4 敏感元件对三甲胺的响应曲线 | 第65-67页 |
5.3.5 干扰气体对敏感元件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5.3.6 湿度对敏感元件及其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2-83页 |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第82页 |
合作发表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