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7页
        1.4.2 案例分析法第17-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概况第19-23页
    2.1 南宁市民卡项目概况第19-20页
    2.2 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目标第20-21页
    2.3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控制的意义第21-23页
        2.3.1 减少风险损失第21页
        2.3.2 满足监管要求第21页
        2.3.3 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产品竞争力第21-22页
        2.3.4 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第22-23页
第三章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识别及评估第23-32页
    3.1 风险类型第23-25页
        3.1.1 战略风险第23-24页
        3.1.2 财务风险第24页
        3.1.3 政策风险第24页
        3.1.4 管理风险第24页
        3.1.5 市场风险第24-25页
    3.2 市民卡业务风险分析第25-26页
        3.2.1 互联网、移动支付风险第25-26页
        3.2.2 预付卡风险第26页
    3.3 风险评估第26-32页
        3.3.1 南宁市民卡公司风控组织第26页
        3.3.2 评估人员与岗位设置第26-30页
        3.3.3 风险打分计算方法第30-31页
        3.3.4 风险评估的结果第31-32页
第四章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控制措施第32-46页
    4.1 战略风险应对措施第32页
    4.2 财务风险应对措施第32-35页
        4.2.1 建立核查平台第32-33页
        4.2.2 完善报表管理系统第33-34页
        4.2.3 设置指纹登陆系统第34页
        4.2.4 稽查交易流水的连续性第34-35页
    4.3 政策风险应对措施第35页
    4.4 建立管理风险应对措施第35-37页
        4.4.1 建立风险复盘机制第35页
        4.4.2 建立风险溯源机制第35-36页
        4.4.3 建立风险培训演练机制第36页
        4.4.4 建立权限管理机制第36-37页
    4.5 市场风险应对措施第37-38页
        4.5.1 建立案件管理机制第37页
        4.5.2 完善客户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第37页
        4.5.3 建立商户风控管理制度第37-38页
        4.5.4 建立规则管理制度第38页
        4.5.5 建立名单管理制度第38页
    4.6 市民卡业务风险应对措施第38-46页
        4.6.1 完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第38-39页
        4.6.2 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第39-42页
        4.6.3 建立数据采集机制第42页
        4.6.4 建立数据处理机制第42页
        4.6.5 建立客户信用子平台第42-44页
        4.6.6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第44-46页
第五章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管理系统功能设计第46-63页
    5.1 建立综合服务平台风险控制管理系统第46-48页
        5.1.1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控制管理系统简介第46页
        5.1.2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控制管理系统目标第46-47页
        5.1.3 南宁市民卡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风险控制管理系统监控要素设计第47-48页
    5.2 风险监控系统需求第48-50页
        5.2.1 强大的事中风控能力第48页
        5.2.2 全面的大数据支撑第48页
        5.2.3 精准的设备指纹第48页
        5.2.4 动态实时的用户评级第48-49页
        5.2.5 可视化的规则配置第49页
        5.2.6 分钟级的规则热部署能力第49页
        5.2.7 全面的风控规则和模型第49页
        5.2.8 实用的审核功能第49页
        5.2.9 强大的关联分析第49页
        5.2.10 动态的风险大盘第49-50页
    5.3 风控系统业务流程第50-56页
        5.3.1 总体流程第50-51页
        5.3.2 规则流程第51-52页
        5.3.3 警报流程第52-54页
        5.3.4 案件流程第54-55页
        5.3.5 交易监控流程第55页
        5.3.6 业务数据需求第55-56页
    5.4 功能架构设计第56-57页
    5.5 预警管理第57-58页
        5.5.1 预警信息初审第57-58页
        5.5.2 风险信息协查第58页
        5.5.3 风险信息审核第58页
        5.5.4 预警规则管理第58页
    5.6 风险案件管理第58-59页
        5.6.1 风险案件补录第58-59页
        5.6.2 风险案件查询第59页
        5.6.3 风险案件分析第59页
    5.7 客户等级管理第59-60页
        5.7.1 风险点识别第59页
        5.7.2 评估模型第59-60页
        5.7.3 评估方案第60页
    5.8 统计报表管理第60-61页
        5.8.1 平面分析报表第60页
        5.8.2 图形分析报表第60-61页
    5.9 系统数据管理第61页
        5.9.1 黑白名单维护第61页
        5.9.2 手机号码维护第61页
        5.9.3 终端设备维护第61页
        5.9.4 南宁地域维护第61页
        5.9.5 南宁IP网段维护第61页
    5.10 系统平台管理第61-63页
        5.10.1 机构信息维护第62页
        5.10.2 岗位信息维护第62页
        5.10.3 机构岗位关系第62页
        5.10.4 人员信息维护第62页
        5.10.5 员工权限维护第62页
        5.10.6 岗位权限维护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封东辰酒店管理公司管理机制设计研究
下一篇:SH旅游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