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车载互联网的分组转发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3-14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6页
第二章 车载互联网研究现状第16-26页
    2.1 车载互联网相关研究第16-22页
    2.2 车联网通信标准概述第22-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缓存差的地理位置路由第26-47页
    3.1 基于网关的车载互联网架构第26-28页
    3.2 路由设计要点第28-30页
        3.2.1 与Internet路由互操作第28-29页
        3.2.2 可扩展性第29页
        3.2.3 移动性支持第29-30页
    3.3 上行路由第30-38页
        3.3.1 网关发现第30-32页
        3.3.2 拥塞感知的地理位置路由算法第32-34页
        3.3.3 Beacon机制第34-35页
        3.3.4 移动节点分组发送流程第35-38页
    3.4 下行路由第38-46页
        3.4.1 移动IP技术第40-43页
        3.4.2 基于移动IP信令的位置信息服务第43-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仿真工作和性能分析第47-73页
    4.1 仿真平台第47-48页
    4.2 基本参数设置与场景设计第48-51页
        4.2.1 道路模型第48-49页
        4.2.2 业务数据流第49-50页
        4.2.3 无线节点设置第50-51页
    4.3 路由性能指标第51-52页
    4.4 DSDV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第52-53页
    4.5 仿真和性能分析第53-72页
        4.5.1 车辆数量的影响第54-61页
        4.5.2 车辆移动速度的影响第61-64页
        4.5.3 业务流量大小的影响第64-67页
        4.5.4 网关数目的影响第67-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件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电动汽车锂电池安全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几何更新方法的轮胎胎面磨耗行为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