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文化共享的可能性及可行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1.4.1 创新点第14-15页
        1.4.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文化共享”内涵及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文化共享”的涵义第16-18页
        2.1.1 何谓“文化共享”第16-17页
        2.1.2 “文化共享”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2 “文化共享”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9-20页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第20-21页
        2.2.3 米勒的文化共存论第21-23页
第3章 “文化共享”的可能性第23-32页
    3.1 “文化”的共享性第23-26页
        3.1.1 “文化共享”的哲学意蕴第23-24页
        3.1.2 “文化共享”的社会学基础第24-25页
        3.1.3 “文化共享”的经济学支撑第25-26页
    3.2 “文化共享”的合目的性第26-29页
        3.2.1 “文化共享”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第26-27页
        3.2.2 “文化共享”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第27-29页
    3.3 “文化共享”的合规律性第29-32页
        3.3.1 “文化共享”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第29-30页
        3.3.2 “文化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第30-32页
第4章 “文化共享”的可行性第32-39页
    4.1 “文化共享”的可行性分析第32-35页
        4.1.1 法制为“文化共享”提供制度保障第32-33页
        4.1.2 经济发展为“文化共享”提供物质保障第33-34页
        4.1.3 文化创新为“文化共享”提供智力支持第34-35页
    4.2 “文化共享”的中国方案第35-39页
        4.2.1 “文化共享”的中国政策第35-37页
        4.2.2 “文化共享”的中国实践第37-39页
第5章 “文化共享”的当代价值第39-44页
    5.1 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指明方向第39-40页
    5.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动力第40-41页
    5.3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孔子学院与国际同类语言文化推广网站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论津巴布韦与中国文化背景中“龙”的形象及文化意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