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实验空气动力学论文

超声速边界层及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图目录第1-13页
表目录第13-14页
摘要第14-16页
ABSTRACT第16-1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9-2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20页
   ·超声速边界层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第20-27页
     ·拟序结构第20-23页
     ·速度场结构第23-24页
     ·密度场结构第24-25页
     ·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第25-26页
     ·相关实验测量试技术第26-27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相关测量技术第29-53页
   ·概述第29页
   ·直连式超声速风洞第29-33页
   ·NPLS 精细流动测试技术第33-40页
     ·NPLS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33-35页
     ·超声速流动中纳米示踪粒子的跟随性研究第35-37页
     ·NPLS 系统性能分析第37-40页
   ·超声速PIV 技术第40-45页
     ·超声速PIV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41-43页
     ·超声速PIV 优化算法第43-44页
     ·超声速PIV 测量的误差分析第44-45页
   ·超声速流动密度场测量技术第45-50页
     ·基于NPLS 技术的超声速流动密度场测量原理第46-47页
     ·密度-图像灰度关系式的校准方法第47-48页
     ·NPLS 图像校正第48-49页
     ·超声速流动密度场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三章 超声速平板边界层拟序结构实验研究第53-97页
   ·概述第53页
   ·平板模型对边界层流动结构的影响第53-57页
   ·超声速平板边界层流向结构第57-67页
     ·平板边界层流向结构的空间特征第57-62页
     ·平板边界层流向结构的时间演化特性第62-67页
   ·超声速平板边界层展向结构第67-75页
     ·平板边界层展向结构的空间特征第67-72页
     ·平板边界层展向结构的时间演化特性第72-75页
   ·平板边界层特征拟序结构识别第75-82页
   ·充分发展的平板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第82-88页
   ·基于NPLS 图像的边界层特性定量分析第88-93页
     ·湍流边界层间歇性的研究第88-90页
     ·边界层分形维数的研究第90-93页
   ·本章小结第93-97页
第四章 超声速平板边界层速度场实验研究第97-135页
   ·概述第97页
   ·超声速平板边界层转捩过程的速度场结构第97-114页
   ·充分发展的平板湍流边界层速度场结构第114-132页
     ·流向速度场结构第114-128页
     ·展向速度场结构第128-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5页
第五章 超声速平板边界层密度场实验研究第135-153页
   ·概述第135页
   ·平板湍流边界层密度场结构第135-142页
   ·平板湍流边界层速度场、密度场同时测量第142-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3页
第六章 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实验研究第153-187页
   ·概述第153页
   ·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流向结构第153-163页
   ·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展向结构第163-172页
   ·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速度场结构第172-185页
     ·流向速度场结构第172-178页
     ·展向速度场结构第178-185页
   ·本章小结第185-18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87-191页
致谢第191-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7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207-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弹性梁边值问题的解函数方程方法
下一篇:几类非自治耗散动力系统的吸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