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弹性梁边值问题的解函数方程方法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弹性力学问题求解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材料弹性结构的弹性力学问题 | 第14-17页 |
·多场耦合材料弹性结构的弹性力学问题 | 第17-21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 第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各向同性平面梁 | 第23-46页 |
·引言 | 第23页 |
·统一方程的推导 | 第23-30页 |
·统一方程的应用 | 第30-35页 |
·固定端1—固定端1 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30-31页 |
·固定端2—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31-32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均布压力 | 第32-33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33页 |
·固定端1—自由端平面梁承受线性分布剪力 | 第33-34页 |
·固定端1—辊轴端平面梁承受线性分布剪力 | 第34-35页 |
·比较两种集中力的形式 | 第35-43页 |
·铰接端—辊轴端平面梁承受集中压力 | 第36-37页 |
·固定端1—自由端平面梁承受集中压力 | 第37-39页 |
·固定端1—铰接端平面梁承受集中压力 | 第39-40页 |
·固定端1—固定端1 平面梁承受集中压力 | 第40-41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集中压力 | 第41-43页 |
·各向同性平面梁在承受集中荷载时的数值算例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各向异性平面梁 | 第46-64页 |
·引言 | 第46页 |
·基本方程 | 第46-47页 |
·四个特征根都不相等的情形 | 第47-51页 |
·四个特征根两两相等的情形 | 第51-55页 |
·统一方程的应用 | 第55-59页 |
·固定端1—固定端1 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56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56-57页 |
·固定端1—铰接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57-58页 |
·固定端1—辊轴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压力 | 第58-59页 |
·固定端1—固定端1 平面梁承受集中压力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正交各向异性压电平面梁 | 第64-105页 |
·引言 | 第64页 |
·基本方程 | 第64-71页 |
·电位移边界条件下的统一方程 | 第71-81页 |
·电势边界条件下的统一方程 | 第81-84页 |
·电位移边界条件下统一方程的应用 | 第84-87页 |
·铰接端—辊轴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85页 |
·铰接端—辊轴端平面梁承受均布电位移 | 第85-86页 |
·固定端1—自由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86页 |
·固定端1—固定端1 平面梁承受均布剪力 | 第86-87页 |
·电势边界条件下统一方程的应用 | 第87-88页 |
·铰接端—辊轴端平面梁承受均布电势 | 第87-88页 |
·固定端1—固定端1 平面梁承受均布电势 | 第88页 |
·数值算例(电位移边界条件) | 第88-92页 |
·固定端1—铰接端平面梁承受线性剪力 | 第89-90页 |
·固定端1—辊轴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压力 | 第90-91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线性剪力 | 第91-92页 |
·数值算例(电势边界条件) | 第92-97页 |
·铰接端—铰接端平面梁承受均布荷载 | 第93-94页 |
·固定端1—自由端平面梁承受线性剪力 | 第94-95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二次电势 | 第95-97页 |
·不同的电学边界条件对压电梁力学响应的影响 | 第97-104页 |
·铰接端—辊轴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压力 | 第97-99页 |
·固定端1—铰接端平面梁承受均布压力 | 第99-101页 |
·固定端1—固定端2 平面梁承受均布压力 | 第101-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研究结论 | 第105-106页 |
·研究展望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