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者英语元音习得问题研究--以上外闵行外国语中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13-25页 |
2.1 方言对英语元音习得影响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2 语言迁移理论 | 第16-18页 |
2.2.1 语言迁移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2 语音迁移 | 第17-18页 |
2.3 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 | 第18-22页 |
2.3.1 对比分析 | 第18-21页 |
2.3.2 错误分析 | 第21-22页 |
2.4 二语语音习得 | 第22-25页 |
第三章 RP英语与上海方言的元音系统 | 第25-35页 |
3.1 RP英语及其元音系统 | 第25-28页 |
3.1.1 RP英语简介 | 第25-26页 |
3.1.2 RP英语元音系统 | 第26-28页 |
3.2 上海方言及其元音系统 | 第28-31页 |
3.2.1 上海方言的分布 | 第28-29页 |
3.2.2 上海方言元音系统 | 第29-31页 |
3.3 上海方言与RP英语元音系统对比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实验设计 | 第35-39页 |
4.1 实验问题 | 第35页 |
4.2 实验对象 | 第35页 |
4.3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4.5 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4.6 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9-63页 |
5.1 上海方言对英语单元音的负迁移 | 第39-52页 |
5.1.1 单元音共振峰分析 | 第39-41页 |
5.1.2 单元音发音时长分析 | 第41-44页 |
5.1.3 RP发音者与受试者单元音对比 | 第44-50页 |
5.1.4 单元音负迁移讨论 | 第50-52页 |
5.2 上海方言对英语双元音的负迁移 | 第52-59页 |
5.2.1 双元音共振峰分析 | 第53-55页 |
5.2.2 双元音发音时长分析 | 第55-57页 |
5.2.3 双元音负迁移讨论 | 第57-59页 |
5.3 上海方言对英语造成负迁移的类型及原因 | 第59-63页 |
5.3.1 上海方言对英语造成负迁移的类型 | 第59-61页 |
5.3.2 上海方言对英语造成负迁移的原因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72页 |
6.1 主要发现 | 第63-64页 |
6.2 教学启示 | 第64-72页 |
6.2.1 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启示与建议 | 第64-66页 |
6.2.2 对于英语教学者的启示与建议 | 第66-70页 |
6.2.3 研究的局限与建议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A 录音材料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