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涵洞工程论文--施工论文

安徽亳州银杏路下穿某铁路箱涵顶进施工与既有线路沉降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箱涵顶进施工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理论分析研究第13-14页
        1.2.3 试验分析研究第14-15页
        1.2.4 工程类比法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工程背景及顶进施工技术第18-36页
    2.1 工程概况第18-20页
        2.1.1 框架箱涵设计说明第19页
        2.1.2 铁路现状第19-20页
    2.2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第20-22页
        2.2.1 地形地貌第20页
        2.2.2 地层岩性和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第20-22页
        2.2.3 水文地质第22页
        2.2.4 地震效应第22页
    2.3 工程施工概述第22-24页
        2.3.1 施工总体规划第22-23页
        2.3.2 主要施工方法第23-24页
        2.3.3 监测方案第24页
    2.4 基坑施工方案和工艺第24-26页
        2.4.1 基坑施工方案第25-26页
        2.4.2 基坑开挖第26页
        2.4.3 基坑监测第26页
    2.5 滑板及后背梁制作第26-28页
        2.5.1 滑板制作第26-27页
        2.5.2 后背梁第27-28页
    2.6 箱涵预制第28-29页
    2.7 线路加固第29-32页
        2.7.1 便梁基础施工线路加固第30页
        2.7.2 框架顶进线路加固第30-32页
    2.8 箱涵顶进第32-35页
        2.8.1 箱涵顶进施工流程第32-33页
        2.8.2 顶力计算第33-34页
        2.8.3 顶进挖土第34页
        2.8.4 顶进施工第34-35页
        2.8.5 顶进后的维护工作第35页
    2.9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箱涵顶进工程的现场监测和分析第36-51页
    3.1 加固路线的安全监测第36-37页
        3.1.1 监测的目第36页
        3.1.2 监测点的布置第36-37页
        3.1.3 监测内容第37页
    3.2 开挖作业信息化施工第37-42页
    3.3 顶进作业信息化施工第42-44页
    3.4 顶进高程及中线的观测第44-50页
        3.4.1 监测目的第45页
        3.4.2 监测点分布第45-46页
        3.4.3 监测内容第46页
        3.4.4 监测成果分析第46-49页
        3.4.5 产生“扎头”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第49-50页
        3.4.6 产生顶进轴线偏差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第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箱涵顶进过程数值模拟第51-9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Flac3D软件简介第51-54页
        4.2.1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第51-52页
        4.2.2 运动方程第52-53页
        4.2.3 应变、应力及节点不平衡力第53-54页
        4.2.4 计算循环第54页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54-57页
        4.3.1 模型尺寸第54-55页
        4.3.2 模型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第55-56页
        4.3.3 本构模型的选择第56页
        4.3.4 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第56-57页
    4.4 分析工况及模型中的假定第57-60页
        4.4.1 分析工况第57-59页
        4.4.2 模型中的假定第59-60页
    4.5 地应力初始条件第60-61页
    4.6 三号箱涵的顶进第61-64页
        4.6.1 便梁位移分布第61-63页
        4.6.2 监测点沉降规律第63-64页
    4.7 二号箱涵的顶进第64-67页
        4.7.1 便梁位移分布第64-66页
        4.7.2 监测点沉降规律第66-67页
    4.8 一号箱涵的顶进第67-71页
        4.8.1 便梁位移分布第67-70页
        4.8.2 监测点沉降规律第70-71页
    4.9 施工结束后箱涵受力和变形第71-72页
    4.10 加固路线现场沉降监测和模拟数值的对比分析第72-74页
    4.11 箱涵顶进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分析第74-91页
    4.12 在不同土质中顶进施工对其周围土体扰动的影响第91-95页
    4.13 本章小结第95-97页
5 结论和展望第97-99页
    5.1 结论第97-98页
    5.2 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基岩屑在钻前公路无机稳定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连续刚构桥承载特性与抗毁伤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