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人民生活状况论文--人民消费水平、结构论文

消费社会背景下“萌”现象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缘起第8-9页
    1.2 选题意义与创新第9-10页
        1.2.1 学术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10页
        1.2.3 创新第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4.1 消费社会相关理论研究第11-12页
        1.4.2“萌”现象相关文献研究第12-16页
2“萌”的起源第16-21页
    2.1 丰盛的消费社会第16-17页
    2.2 休闲欲望的追逐第17-19页
    2.3 大众传媒的助推第19-21页
3“萌”的视觉符号特点第21-33页
    3.1“萌”的表层风格第21-27页
        3.1.1 轻松有趣第21-24页
        3.1.2 幼稚可爱第24-26页
        3.1.3 梦幻浪漫第26-27页
    3.2“萌”的深层特性第27-33页
        3.2.1 解构性第28-30页
        3.2.2 草根性第30-33页
4 受众对“萌”的消费与接受心理第33-40页
    4.1 视觉欲望的满足第33-34页
    4.2 二次元世界的沉迷第34-36页
    4.3 身份认同的情感第36-38页
    4.4 大众文化的狂欢第38-40页
5 消费社会下“萌”的反思第40-47页
    5.1“萌”的积极作用第40-42页
        5.1.1 情绪调节器第40-41页
        5.1.2 社会柔软剂第41页
        5.1.3 文化经济力第41-42页
    5.2“萌”的消极影响第42-47页
        5.2.1 视觉暴力与色情的侵蚀第42-44页
        5.2.2 消费主义的陷阱和漩涡第44-47页
6 结语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问责机制下PPP项目再谈判效率及其福利分配研究
下一篇:交往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微博互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