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3.1 基于基础设施联系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2 基于要素流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3 基于企业组织关系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3.4 城市网络测评方法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5 城市网络研究进展总结与评述 | 第20-21页 |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第21-22页 |
1.4.1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2-25页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5-26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25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企业组织关系视角下城市网络空间的塑造机理 | 第26-31页 |
2.1 城市网络空间塑造的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2.1.1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与城市网络空间塑造 | 第26页 |
2.1.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与城市网络空间塑造 | 第26-27页 |
2.2 企业组织与城市网络空间的相互嵌入 | 第27-28页 |
2.3 全球城市网络空间的塑造机理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网络模型构建 | 第31-36页 |
3.1 城市网络连通度模型 | 第31-32页 |
3.2 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 第32-36页 |
3.2.1 城市网络密度模型 | 第32页 |
3.2.2 城市网络中心性模型 | 第32-34页 |
3.2.3 城市网络凝聚子群模型 | 第34页 |
3.2.4 城市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模型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长三角上市企业区位分布的空间演变分析 | 第36-49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6-37页 |
4.2 多产业部类的选择 | 第37-38页 |
4.3 数据来源与时间节点的选择 | 第38-39页 |
4.4 基于全行业的长三角上市企业总部分布演变分析 | 第39-42页 |
4.5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长三角上市企业总部分布演变分析 | 第42-45页 |
4.6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长三角上市公司关联企业分布演变分析 | 第45-49页 |
第五章 基于全行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 第49-65页 |
5.1 基于全行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密度分析 | 第49-51页 |
5.2 基于全行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心性分析 | 第51-54页 |
5.2.1 中心势分析 | 第51页 |
5.2.2 点度中心度分析 | 第51-53页 |
5.2.3 中介中心度分析 | 第53-54页 |
5.3 基于全行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 第54-57页 |
5.4 基于全行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第57-59页 |
5.5 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5页 |
5.5.1 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 | 第59-62页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62-65页 |
第六章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 第65-77页 |
6.1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密度分析 | 第65-67页 |
6.2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心性分析 | 第67-77页 |
6.2.1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中心势比较分析 | 第67-68页 |
6.2.2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点度中心度比较分析 | 第68-74页 |
6.2.3 基于多产业部类的中介中心度比较分析 | 第74-77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82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7-79页 |
7.1.1 企业组织关系对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塑造影响巨大 | 第77页 |
7.1.2 企业分层集聚特征明显,总部所在城市存在强大的网络权力 | 第77页 |
7.1.3 均衡化与多中心化趋势明显,差异性网络化格局显现 | 第77-78页 |
7.1.4 网络权力空间极化,Z字形走廊空间扩散态势明显 | 第78-79页 |
7.2 政策启示 | 第79-80页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