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模拟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折叠相位编解码方法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折叠相位展开方法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 折叠相位校正补偿方法研究现状第22-26页
    1.5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测量装置数学模型建立与标定方法第27-42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测量装置无约束非线性映射数学模型建立第27-34页
        2.2.1 有约束非线性映射模型第27-31页
        2.2.2 无约束非线性映射模型第31-34页
    2.3 测量装置标定方法第34-37页
        2.3.1 相机标定第35-36页
        2.3.2 测量装置结构参数标定第36-37页
    2.4 数学模型验证实验第37-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中国剩余定理工程化求解算法第42-63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广义 CRT 敏感误差分析第42-46页
    3.3 实数剩余小数差判据第46-54页
        3.3.1 实数同余方程组解不存在敏感误差的条件第46-48页
        3.3.2 实数剩余小数差判据第48-53页
        3.3.3 判据充分性分析第53-54页
    3.4 中国剩余定理的工程化求解算法第54-57页
    3.5 CRTEA 验证实验第57-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基于 CRTEA 的模拟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第63-83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基于 CRTEA 的余弦相移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第63-69页
    4.3 基于 CRTEA 的三角形相移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第69-76页
    4.4 基于 CRTEA 的梯形相移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第76-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折叠相位误差的校正补偿及三维测量实验第83-109页
    5.1 引言第83页
    5.2 三维测量装置第83-85页
    5.3 三维测量装置的标定第85-88页
    5.4 折叠相位误差的校正补偿第88-98页
        5.4.1 折叠相位误差的校正第88-92页
        5.4.2 编码图案伽马估计值的获取第92-93页
        5.4.3 折叠相位误差校正实验第93-98页
    5.5 三维测量实验第98-107页
    5.6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资本增值机制研究
下一篇:先秦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