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铜绿微囊藻气囊蛋白GvpF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部分 铜绿微囊藻气囊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第13-83页
    第一章 铜绿微囊藻气囊蛋白的研究背景第13-37页
        1.1 引言第13-19页
            1.1.1 蓝藻与铜绿微囊藻简介第13-16页
            1.1.2 蓝藻水华概述第16-19页
        1.2 蓝藻的浮力调节机制第19-22页
            1.2.1 蓝藻浮力调节机制的内容第19-21页
            1.2.2 蓝藻浮力调节机制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1.3 气囊以及气囊的研究现状第22-37页
            1.3.1 气囊产生的物种多样性第23-25页
            1.3.2 气囊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第25-28页
            1.3.3 气囊的合成:gvp基因簇和Gvp蛋白第28-33页
            1.3.4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的气囊研究第33-34页
            1.3.5 气囊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第34-3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第37-49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37-38页
            2.1.1 质粒和菌株第37页
            2.1.2 酶类及其它试剂第37页
            2.1.3 仪器设备第37-38页
        2.2 实验方法第38-49页
            2.2.1 目的基因gvpF的克隆与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8-40页
            2.2.2 目的蛋白GvpF的超量表达与纯化第40-41页
            2.2.3 GvpF硒代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1-42页
            2.2.4 目的蛋白GvpF的晶体初筛和优化第42页
            2.2.5 晶体的数据收集、结构解析和精修第42-43页
            2.2.6 铜绿微囊藻的室内培养第43页
            2.2.7 铜绿微囊藻气囊的分离纯化第43-44页
            2.2.8 铜绿微囊藻气囊的电镜观察第44页
            2.2.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目的蛋白第44-45页
            2.2.10 免疫胶体金定位和断层成像技术第45页
            2.2.11 其它gvp基因的克隆、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蛋白的表达纯化第45-46页
            2.2.12 化学交联与动态光散射第46-47页
            2.2.13 其它Gvp蛋白的结晶与晶体优化第47-49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9-73页
        3.1 GvpF的序列分析第49页
        3.2 目的蛋白GvpF的表达纯化第49-50页
        3.3 GvpF的晶体学研究第50-53页
            3.3.1 GvpF的晶体初筛和优化第50页
            3.3.2 GvpF的晶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及晶体结构解析第50-52页
            3.3.3 GvpF的结构模型质量评估第52-53页
        3.4 GvpF的结构与结构分析第53-59页
            3.4.1 GvpF的整体结构第53-57页
            3.4.2 GvpF的结构与同源结构的比对第57-59页
        3.5 GvpF是气囊结构蛋白的鉴定第59-60页
        3.6 GvpF在气囊上的定位第60-61页
        3.7 GvpC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结晶第61-64页
            3.7.1 GvpC全长蛋白的变复性纯化与结晶第61-63页
            3.7.2 GvpC截短板蛋白的表达纯化第63-64页
        3.8 GvpW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结晶第64-68页
            3.8.1 GvpW全长蛋白的表达纯化第64-65页
            3.8.2 GvpW全长蛋白的交联与动态光散射分析第65-66页
            3.8.3 GvpW全长蛋白的晶体初筛和优化第66-67页
            3.8.4 GvpW全长蛋白的部分酶解和截短版蛋白的构建第67-68页
        3.9 GvpN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酶活的初步验证第68-70页
        3.10 其它Gvp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第70-71页
        3.11 本篇小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第二部分 参与合作的其它工作第83-109页
    第四章 铜绿微囊藻CysK1和CysK2的晶体结构研究第83-99页
        4.1 引言第83-84页
            4.1.1 O-乙酰丝氨酸巯解酶(OASS)的背景简述第83-84页
        4.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与方法第84-86页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84页
            4.2.2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84页
            4.2.3 目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84页
            4.2.4 蛋白晶体的初筛与优化第84-85页
            4.2.5 蛋白晶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及结构解析第85页
            4.2.6 底物/产物结合常数的测定第85页
            4.2.7 酶活性和抑制实验的测定第85-8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6-94页
            4.3.1 CysK1和CysK2的表达与纯化第86-88页
            4.3.2 CysK1和CysK2的晶体学研究第88-90页
            4.3.3 CysK1和CysK2的晶体结构第90-94页
        4.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第五章 鱼腥藻异形胞分化相关蛋白的晶体结构研究第99-109页
        5.1 氮代谢调控蛋白P_Ⅱ与PipX的晶体结构研究第99-101页
            5.1.1 P_Ⅱ与PipX的研究背景第99页
            5.1.2 结果与讨论第99-101页
        5.2 异形胞分化转录调控蛋白HetZ的晶体结构研究第101-104页
            5.2.1 HetZ的研究发现第101-102页
            5.2.2 结果与讨论第102-104页
        5.3 异形胞多糖层合成必需蛋白Alr2831的晶体结构研究第104-107页
            5.3.1 Alr2831的研究背景第104-105页
            5.3.2 结果与讨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附录第109-125页
    A:pET28b(+),pET29b(+)、pET-MBP和pET-Sumo载体图谱第109-111页
    B:实验仪器、酶类和试剂第111-112页
    C:PCR反应体系及过程第112-113页
    D:酶切、连接和转化第113-115页
    E:PCR产物的回收第115页
    F:质粒抽提第115-116页
    G: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116页
    H: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实验流程第116-117页
    I: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实验流程第117-118页
    J:蛋白质纯化原理和步骤第118-120页
    K:蛋白质结晶的原理和方法第120-122页
    L:培养基配方第122-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及碳杂键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金属离子调控的蛋白质多尺度构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