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1.1 “中国圣名之城” | 第9-17页 |
1.1.1 葡萄牙东进与澳门开埠 | 第9-12页 |
1.1.2 葡萄牙远东保教权 | 第12-14页 |
1.1.3 耶稣会与天主教第三次入华 | 第14-1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1.2.1 原始文献 | 第17-20页 |
1.2.2 研究论著 | 第20-27页 |
2. 援明抗清:葡萄牙与晚明政局(1620-1644) | 第27-56页 |
2.1 17世纪初的中葡关系 | 第27-33页 |
2.1.1 葡萄牙在澳门扩张和中葡间摩擦 | 第27-31页 |
2.1.2 中国政府对居澳葡人管制的加强 | 第31-33页 |
2.2 葡萄牙对晚明政权的军事支持 | 第33-46页 |
2.2.1 1621年明廷入澳购统 | 第33-37页 |
2.2.2 1628年葡萄牙铳师入京 | 第37-40页 |
2.2.3 1630年葡萄牙远征军的夭折 | 第40-46页 |
2.3 “绿色的土地” | 第46-56页 |
2.3.1 中葡互信的深化 | 第46-50页 |
2.3.2 传教禁令的实际解除 | 第50-56页 |
3. 困境与出路:摇摆中的葡萄牙和明清战争(1644-1650) | 第56-90页 |
3.1 远东困局:葡萄牙东方帝国的衰落 | 第56-68页 |
3.1.1 传统贸易航线式微 | 第56-63页 |
3.1.2 中国局势的恶化 | 第63-68页 |
3.2 葡萄牙与南明政权的交往 | 第68-85页 |
3.2.1 毕方济三使澳门 | 第69-77页 |
3.2.2 葡萄牙援军与桂林保卫战 | 第77-81页 |
3.2.3 永历朝宗室奉教 | 第81-85页 |
3.3 关于葡萄牙在南明统治初期作用的评价 | 第85-90页 |
3.3.1 宗室奉教主因是永历初年战局不利 | 第85-87页 |
3.3.2 桂林保卫战的规模和意义值得怀疑 | 第87-90页 |
4. 曲折与前进:清初中葡关系的正常化历程(1650-1680) | 第90-129页 |
4.1 耶稣会与中国传教新格局 | 第90-107页 |
4.1.1 中国传教团的分化 | 第91-96页 |
4.1.2 卜弥格的悲剧 | 第96-107页 |
4.2 清初政权对葡据澳门统治的确立 | 第107-113页 |
4.2.1 葡萄牙与清初政权间早期接触 | 第107-109页 |
4.2.2 葡澳当局“投诚” | 第109-113页 |
4.3 葡萄牙与清初政权关系正常化 | 第113-129页 |
4.3.1 “迁海”之困与澳门的蠲免 | 第113-122页 |
4.3.2 “使团与幻想” | 第122-129页 |
5. 结语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