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蓄水坑灌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果树蒸发蒸腾研究发展 | 第15-19页 |
1.3.1 果树蒸发蒸腾测定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果树蒸发蒸腾量计算研究发展 | 第16-19页 |
1.4 热扩散茎流计在果树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4.1 茎流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1.4.2 热技术茎流计的应用 | 第20-24页 |
1.5 蓄水坑灌条件下果园蒸发蒸腾尚需要进一步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4页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田间工程设计 | 第28-34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28页 |
2.2 试验区田间工程设计 | 第28-29页 |
2.3 试验布置与需要测量项目 | 第29-34页 |
第三章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叶片蒸腾特性研究 | 第34-42页 |
3.1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叶片蒸腾及其影响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 第34-38页 |
3.1.1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叶片蒸腾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第34-35页 |
3.1.2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叶片蒸腾速率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3.1.3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叶片蒸腾日际变化规律 | 第36-38页 |
3.2 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坑深条件下苹果树叶片蒸腾对比研究 | 第38页 |
3.3 蓄水坑灌与普通地面灌溉的叶片蒸腾速率对比研究 | 第38-39页 |
3.4 不同灌溉方式下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液流特性研究 | 第42-52页 |
4.1 苹果树茎干液流变化规律研究 | 第42-45页 |
4.1.1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 | 第42-44页 |
4.1.2 蓄水坑灌条件苹果树日茎流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4.1.3 苹果树灌水后树干茎流变化规律研究 | 第45页 |
4.2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日茎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第45-47页 |
4.3 蓄水坑灌条件下茎流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O的关系 | 第47-51页 |
4.4 蓄水坑灌与普通地面灌溉方式的树干液流量对比研究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蓄水坑灌条件下果园棵间蒸发蒸腾量计算 | 第52-62页 |
5.1 利用茎流计和微型蒸渗仪计算苹果树蒸发蒸腾量的方法 | 第52页 |
5.2 水量平衡法 | 第52-53页 |
5.3 FAO56推荐双作物系数法 | 第53-59页 |
5.4 三种不同方法计算的苹果树蒸发蒸腾量的对比分析 | 第59-62页 |
5.4.1 蓄水坑灌条件下液流-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确定的苹果树蒸发蒸腾量的对比 | 第59页 |
5.4.2 蓄水坑灌条件下液流-微型蒸渗仪法和FAO56推荐双作物系数法确定的苹果树蒸发蒸腾量对比 | 第59-60页 |
5.4.3 蓄水坑灌条件下水量平衡法和FAO56推荐双作物系数法确定的苹果树蒸发蒸腾量对比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6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