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事故论文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安全改善决策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交通安全治理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页
    1.5 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事故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第18-29页
    2.1 数据收集第18-19页
    2.2 采用的指标第19页
    2.3 高速公路事故分布规律第19-25页
        2.3.1 事故严重程度分布第20页
        2.3.2 时间分布第20-23页
        2.3.3 交通事故的天气分布第23-24页
        2.3.4 事故类型第24-25页
    2.4 事故成因分析第25-27页
    2.5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事故黑点鉴别第29-33页
    3.1 事故黑点的定义第29页
    3.2 鉴别方法选取第29-30页
    3.3 事故黑点鉴别第30-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事故黑点治理紧迫性排序模型第33-46页
    4.1 交通事故黑点紧迫性排序指标第33-43页
        4.1.1 当量事故数第33-34页
        4.1.2 事故黑点所在位置的线形安全度第34-39页
        4.1.3 事故黑点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第39-43页
    4.2 建立事故黑点治理紧迫性评估模型第43-45页
        4.2.1 排序模型第43-44页
        4.2.2 模型建立第44-45页
    4.3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事故黑点安全改善决策优化模型第46-72页
    5.1 事故成本测算第46页
    5.2 事故黑点治理效益分析第46-54页
    5.3 建立治理对策集第54-64页
        5.3.1 长直线第54-55页
        5.3.2 短直线第55页
        5.3.3 急弯第55-56页
        5.3.4 不良竖曲线第56-57页
        5.3.5 长大上坡第57页
        5.3.6 长大下坡第57-59页
        5.3.7 长直线接小半径平曲线第59页
        5.3.8 连续小半径平曲线相接第59-60页
        5.3.9 短距离内多次变坡第60页
        5.3.10 长陡坡后接缓坡的线形第60页
        5.3.11 平曲线与竖曲线曲组合第60-61页
        5.3.12 急弯与陡坡的不利组合第61页
        5.3.13 平面直线与纵面线形的组合第61-62页
        5.3.14 隧道第62-63页
        5.3.15 交通标志设置不当第63-64页
    5.4 无资金约束条件下事故黑点治理决策优化模型第64-68页
        5.4.1 治理方案决策层次分析结构第64-65页
        5.4.2 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治理方案决策模型第65-67页
        5.4.3 指标量化第67-68页
    5.5 资金约束条件下事故黑点治理决策优化模型第68-71页
        5.5.1 建立基于双目标规划的事故黑点决策优化模型第68-70页
        5.5.2 双目标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第70-71页
    5.6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计算实例第72-90页
    6.1 工程实例一第72-77页
        6.1.1 概况第72-73页
        6.1.2 事故成因分析第73页
        6.1.3 治理方案制定第73-74页
        6.1.4 建立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及计算第74-77页
    6.2 工程实例二第77-90页
        6.2.1 事故成因分析第77-83页
        6.2.2 治理方案制定第83页
        6.2.3 事故黑点治理紧迫性排序计算第83-86页
        6.2.4 资金约束条件下事故黑点治理决策优化第86-88页
        6.2.5 小结第88-9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7.1 论文结论第90-91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附件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A类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拥堵状态下城市桥梁与汽车的共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