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多道次ECAP制备不同晶粒尺寸纯铜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剧烈塑性变形(SPD)制造超细晶的现状第12-16页
        1.2.1 高压扭转技术(HPT, High Pressure Torsion)第12-13页
        1.2.2 累积叠轧技术(ARB, Accumulative Roll-Bonding)第13-14页
        1.2.3 多向锻造技术(MDF, Multi-directional Forging)第14页
        1.2.4 等径角挤压技术(ECAP,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第14-15页
        1.2.5 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小结第15-16页
    1.3 等径角挤压的工艺参数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模具角度第16页
        1.3.2 挤压路径第16-17页
        1.3.3 挤压温度第17-18页
        1.3.4 摩擦因子第18页
        1.3.5 挤压道次第18页
        1.3.6 挤压速度第18-19页
    1.4 等径角挤压制备超细晶Cu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1 模具的研究第19-21页
        1.4.2 超细晶Cu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22-24页
        1.5.1 课题研究意义第22页
        1.5.2 课题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研究方案第24-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4页
    2.2 试验方案第24-25页
    2.3 研究方法第25-32页
        2.3.1 等径角挤压实验第25-27页
        2.3.2 金相试验及光学显微镜(OM)观察第27-28页
        2.3.3 硬度测试第28-29页
        2.3.4 室温拉伸性能试验第29-31页
        2.3.5 拉伸断口形貌SEM观察第31页
        2.3.6 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第31-32页
        2.3.7 预拉伸试验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等径角挤压实验研究第33-50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等径角挤压数值模拟第33-41页
        3.2.1 引言第33页
        3.2.2 有限元软件DEFORM-3D简介第33-34页
        3.2.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4-36页
        3.2.4 ECAP挤压过程分析第36-38页
        3.2.5 单道次ECAP变形速度场的分析第38-39页
        3.2.6 多道次ECAP挤压过程等效应变的分布第39-41页
    3.3 等径角挤压的试验条件第41-46页
        3.3.1 等径角挤压模具的结构第41-44页
        3.3.2 凸模的结构第44-45页
        3.3.3 模具材料和润滑剂选取第45-46页
    3.4 等径角挤压纯铜宏观特征及变形力分析第46-48页
        3.4.1 等径角挤压挤压力分析第46-47页
        3.4.2 等径角挤压宏观特征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等径角挤压对纯铜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纯铜组织转变分析第50-53页
        4.2.1 原始组织特征第50-51页
        4.2.2 XOY截面组织分析与比较第51-52页
        4.2.3 侧面组织分析与比较第52-53页
    4.3 纯铜显微硬度分析第53-55页
        4.3.1 XOY面平均硬度与挤压道次的关系第53-54页
        4.3.2 XOY面硬度分布情况第54-55页
    4.4 T2纯铜等径角挤压微观组织演变机制第55-56页
    4.5 室温拉伸性能试验第56-59页
        4.5.1 拉伸试验结果第56-58页
        4.5.2 强化机制分析第58-59页
    4.6 拉伸断口分析第59-63页
        4.6.1 拉伸试样宏观分析第59页
        4.6.2 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特征第59-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不同预应变和应变速率下纯铜力学性能第64-72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第64-68页
        5.2.1 不同应变率情况下的拉伸力学性能第64-66页
        5.2.2 应变率敏感性第66-68页
    5.3 预拉伸试验研究第68-70页
        5.3.1 预应变对纯铜力学性能影响第68-70页
        5.3.2 讨论分析第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挂装车研发
下一篇:基于全向移动的多自由度飞机发动机拆装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