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盘形滚刀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1.2.1 国内外TBM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TBM盘形滚刀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TBM盘形滚刀的受力与摩擦特性 | 第20-32页 |
2.1 盘形滚刀概述 | 第20-22页 |
2.1.1 盘形滚刀的结构 | 第20-21页 |
2.1.2 TBM盘形滚刀受力模型 | 第21-22页 |
2.2 TBM盘形滚刀破岩特性 | 第22-24页 |
2.3 TBM盘形滚刀摩擦特性 | 第24-26页 |
2.3.1 盘形滚刀摩擦面研究 | 第24-25页 |
2.3.2 摩擦因数微观模型 | 第25-26页 |
2.4 TBM盘形滚刀摩擦因数实验研究 | 第26-30页 |
2.4.1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4.2 试验过程 | 第28-29页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5 摩擦热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3 TBM盘形滚刀温度场模型 | 第32-44页 |
3.1 盘形滚刀与岩石的摩擦热流密度模型 | 第32-37页 |
3.1.1 盘形滚刀刀圈正面摩擦热流密度模型 | 第32-35页 |
3.1.2 盘形滚刀刀圈侧面摩擦热流密度模型 | 第35-37页 |
3.2 热流分配系数求解 | 第37-38页 |
3.3 盘形滚刀轴承产热模型 | 第38-39页 |
3.4 盘形滚刀热散失 | 第39页 |
3.5 盘形滚刀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有限元法 | 第39-43页 |
3.5.1 盘形滚刀热传导基本理论 | 第39-41页 |
3.5.2 盘形滚刀热应力分析基本理论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TBM盘形滚刀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数值仿真 | 第44-66页 |
4.1 ABAQUS仿真环境 | 第44-45页 |
4.2 盘形滚刀温度场数值分析 | 第45-54页 |
4.2.1 非线性瞬态热分析基础理论 | 第45页 |
4.2.2 温度场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4.2.3 刀具材料热物理特性 | 第46-47页 |
4.2.4 载荷设置 | 第47页 |
4.2.5 边界条件的设立 | 第47-48页 |
4.2.6 温度场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4页 |
4.3 盘形滚刀热力耦合分析 | 第54-62页 |
4.3.1 热应力场平衡方程 | 第54-55页 |
4.3.2 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4.3.3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55页 |
4.3.4 热力耦合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4.4 温度场、热应力场仿真的应用 | 第62-65页 |
4.4.1 温度分析在轴承寿命预估中的应用 | 第62-64页 |
4.4.2 考虑温度的盘形滚刀润滑 | 第64页 |
4.4.3 热应力对刀圈的影响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TBM盘形滚刀温度场实验研究 | 第66-82页 |
5.1 盘形滚刀温度场加速实验 | 第66-74页 |
5.1.1 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 第66页 |
5.1.2 试验系统 | 第66-69页 |
5.1.3 试验试样 | 第69页 |
5.1.4 实验方案 | 第69页 |
5.1.5 小滚刀温度场数值仿真模型 | 第69-70页 |
5.1.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5.2 盘形滚刀回转切削实验 | 第74-81页 |
5.2.1 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 第74-75页 |
5.2.2 试验系统 | 第75页 |
5.2.3 试验试样 | 第75-76页 |
5.2.4 实验方案 | 第76-77页 |
5.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7-81页 |
5.2.6 实验结论 | 第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