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1.1 萱藻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及自然分布 | 第15页 |
1.2 萱藻的开发应用价值 | 第15-17页 |
1.2.1 萱藻的食用价值 | 第16页 |
1.2.2 萱藻的药用价值 | 第16-17页 |
1.2.3 萱藻的生态应用价值 | 第17页 |
1.3 萱藻生活史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4 萱藻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 第21-22页 |
1.5 萱藻工厂化育苗及规模化养殖现状 | 第22页 |
1.6 立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萱藻配子体早期发育的研究 | 第24-3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2.1.1 材料与预处理 | 第24页 |
2.1.2 海水及 F_1培养液 | 第24-25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4 孢子的附着及萱藻配子体早期发育的观察 | 第25-26页 |
2.2 观察结果 | 第26-33页 |
2.2.1 萱藻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形态学观察 | 第26-32页 |
2.2.2 萱藻配子体特殊发育现象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孢子附着的影响 | 第35-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 结果 | 第37-43页 |
3.2.1 萱藻孢子的附着 | 第37页 |
3.2.2 光照强度对萱藻孢子附着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3 温度对萱藻孢子附着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4 盐度对萱藻孢子附着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5 pH 对萱藻孢子附着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讨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光温对萱藻孢子萌发、细胞分裂以及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 第46-6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49-62页 |
4.2.1 光照强度对萱藻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9-51页 |
4.2.2 温度对萱藻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3 光照强度对幼配子体细胞分裂期的影响 | 第52-55页 |
4.2.4 温度对萱藻孢子细胞分裂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5 光照强度对萱藻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56-60页 |
4.2.6 温度对萱藻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 讨论 | 第62-66页 |
第五章 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丝状体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 第66-7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7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67-71页 |
5.2.1 细胞壁 | 第68页 |
5.2.2 色素体与蛋白核 | 第68-71页 |
5.2.3 线粒体与液泡 | 第71页 |
5.2.4 高尔基体、囊泡、内质网 | 第71页 |
5.3 讨论 | 第71-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个人简介 | 第89-90页 |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