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有性生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芽库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芽库对水分变化的响应 | 第15页 |
1.3.2 芽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第15-16页 |
1.3.3 芽库对干扰的响应 | 第16页 |
1.3.4 芽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2.2.1 实验设计与样地设置 | 第18-19页 |
2.2.2 群落取样方法 | 第19页 |
2.2.3 主要植物取样方法 | 第19-20页 |
2.2.4 主要植物介绍 | 第20-21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50页 |
3.1 不同处理营养繁殖芽库的数量特征的比较 | 第22-30页 |
3.1.1 群落芽库组成及其数量差异 | 第22-25页 |
3.1.2 主要植物芽库组成及数量差异 | 第25-30页 |
3.2 不同处理主要植物芽库的数量变化规律 | 第30-40页 |
3.2.1 芽库的数量随丛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 第30-35页 |
3.2.2 芽库的数量随亲株数量的变化规律 | 第35-40页 |
3.3 不同处理主要植物生殖分配的比较 | 第40-43页 |
3.4 不同处理主要植物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的权衡 | 第43-45页 |
3.5 刈割对主要植物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的影响 | 第45-50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0-53页 |
4.1 群落芽库的数量特征对模拟增雨和氮沉降的响应 | 第50页 |
4.2 主要植物芽库的数量特征对模拟增雨和氮沉降的响应 | 第50-51页 |
4.3 主要植物芽库数量随植株大小变化规律及其对模拟增雨和氮沉降的响应 | 第51-52页 |
4.4 主要植物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的权衡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