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岩土热物性测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地源热泵的介绍 | 第14-16页 |
1.3.1 地源热泵的原理 | 第14页 |
1.3.2 地源热泵的分类 | 第14-15页 |
1.3.3 地源热泵的特点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系统分析 | 第18-28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2.1.1 用户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2.1.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0页 |
2.2 性能分析 | 第20-23页 |
2.2.1 硬件环境 | 第21-22页 |
2.2.2 软件环境 | 第22-23页 |
2.3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2.3.1 经济可行性 | 第23页 |
2.3.2 技术可行性 | 第23-24页 |
2.3.3 环境可行性 | 第24页 |
2.4 图形分析 | 第24-26页 |
2.4.1 系统用例图 | 第24-25页 |
2.4.2 业务流程图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 第28-38页 |
3.1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1.1 软件设计的原则 | 第28-29页 |
3.1.2 软件系统的分层设计 | 第29-30页 |
3.1.3 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30页 |
3.2 系统功能结构 | 第30-31页 |
3.2.1 系统功能模块 | 第30-31页 |
3.2.2 程序运行流程 | 第31页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31-36页 |
3.3.1 概念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3.3.2 逻辑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的连接与实现 | 第38-56页 |
4.1 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38-44页 |
4.1.1 数据库的连接 | 第38-39页 |
4.1.2 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 | 第39-41页 |
4.1.3 地源侧数据采集及计算的实现 | 第41-43页 |
4.1.4 系统参数设定/采集的实现 | 第43-44页 |
4.2 系统测试 | 第44-47页 |
4.2.1 试验台简介 | 第44-45页 |
4.2.2 石家庄地区气象参数分析 | 第45-47页 |
4.2.3 测试数据 | 第47页 |
4.3 测试值与实际值的对比与分析 | 第47-53页 |
4.3.1 室内温度变化对比 | 第48-49页 |
4.3.2 机组进出水温度对比 | 第49-51页 |
4.3.3 热泵制热量以及土壤吸热量的变化对比 | 第51页 |
4.3.4 热泵功率以及性能系数的变化对比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5章 系统的应用 | 第56-62页 |
5.1 工程中的应用 | 第56页 |
5.2 测试内容及过程 | 第56-58页 |
5.3 测试的结果 | 第58-59页 |
5.4 测试的评价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