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高速铁路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总体设计 | 第11-16页 |
2.1 系统的总体分析 | 第11页 |
2.2 系统的监测项目 | 第11-12页 |
2.3 系统硬件模块与功能模块设计 | 第12-14页 |
2.3.1 系统的硬件模块 | 第12页 |
2.3.2 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12-14页 |
2.4 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第16-24页 |
3.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16页 |
3.2 嵌入式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16-17页 |
3.3 传感器模块的选型 | 第17-19页 |
3.3.1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 第17-18页 |
3.3.2 风速风向传感器的选型 | 第18页 |
3.3.3 雨量传感器的选型 | 第18-19页 |
3.3.4 气压传感器的选型 | 第19页 |
3.4 系统的硬件连接 | 第19-24页 |
3.4.1 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 | 第20-22页 |
3.4.2 处理器扩展网卡的连接 | 第22-24页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第24-47页 |
4.1 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 | 第24-25页 |
4.1.1 嵌入式 Linux | 第24页 |
4.1.2 嵌入式开发工具 | 第24-25页 |
4.1.3 上位机软件开发工具 | 第25页 |
4.2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4.2.1 嵌入式平台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26页 |
4.2.2 上位机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26页 |
4.3 嵌入式平台软件的详细设计 | 第26-42页 |
4.3.1 嵌入式 Linux 的裁剪和移植 | 第26-28页 |
4.3.2 建立 Qtopia 开发平台 | 第28-29页 |
4.3.3 传感器与控制器的接口实现 | 第29-31页 |
4.3.4 数据采集功能实现 | 第31-37页 |
4.3.5 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4.3.6 数据显示功能实现 | 第38-41页 |
4.3.7 数据传输功能实现 | 第41-42页 |
4.4 上位机软件的详细设计 | 第42-47页 |
4.4.1 数据接收功能实现 | 第42-43页 |
4.4.2 数据显示功能实现 | 第43-44页 |
4.4.3 数据库设计 | 第44-45页 |
4.4.4 数据存储功能的实现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系统网络传输协议的实现 | 第47-51页 |
5.1 网络传输协议 | 第47-48页 |
5.2 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48-49页 |
5.3 uIP 协议的实现 | 第49-51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