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论文--中国武术论文--其他民族形式体育论文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8-11页
    1.1 阿昌族介绍第8页
    1.2 阿昌族传统体育介绍第8-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7页
    2.1 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第11-13页
        2.1.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第11页
        2.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和功能研究第11-12页
        2.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第12-13页
    2.2 阿昌族文化研究第13-17页
        2.2.1 阿昌族历史文化研究第13-14页
        2.2.2 阿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第14-15页
        2.2.3 阿昌族体育研究第15-17页
3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7-19页
    3.1 选题依据第17页
    3.2 选题意义第17-19页
4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9-22页
    4.1 研究对象第19页
    4.2 研究方法第19-22页
        4.2.1 文献资料法第19页
        4.2.2 实地调查法第19-20页
        4.2.3 访谈法第20-21页
        4.2.4 数理统计法第21页
        4.2.5 逻辑分析法第21-22页
5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文化特征及其功能第22-26页
    5.1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文化特征第22-23页
        5.1.1 “蹬窝罗”运动的传统性与适应性第22页
        5.1.2 “蹬窝罗”运动的交融性与多样性第22-23页
        5.1.3 “蹬窝罗”运动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第23页
        5.1.4 “蹬窝罗”运动的自主性与价值性第23页
    5.2 “蹬窝罗”运动功能第23-26页
        5.2.1 强身健体、身心愉悦功能第23-24页
        5.2.2 竞赛与社交功能第24页
        5.2.3 阿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第24-25页
        5.2.4 树立民族形象及增强民族自信心功能第25-26页
6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调查第26-36页
    6.1 “蹬窝罗”运动开展现状第26-27页
    6.2 群众参与情况第27-30页
    6.3 “蹬窝罗”运动比赛情况第30-31页
    6.4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保护现状第31-32页
        6.4.1 政策法规第31页
        6.4.2 场地建设第31页
        6.4.3 文化建设第31页
        6.4.4 资金投入第31-32页
    6.5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传承现状第32-36页
        6.5.1 传承方式第32-33页
        6.5.2 传承途径第33-34页
        6.5.3 传承人情况第34-36页
7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39页
    7.1 当地政府重视程度第36页
        7.1.1 政府对“蹬窝罗”运动宣传力度和举办规模不大第36页
        7.1.2 政府在经费方面支持不够第36页
    7.2 社会适应性及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文化问题第36-37页
        7.2.1 参与“蹬窝罗”运动人群老龄化第37页
        7.2.2 参与“蹬窝罗”运动人群文化水平偏低第37页
        7.2.3 参与“蹬窝罗”运动多数人是为了完成任务第37页
        7.2.4 “蹬窝罗”运动比赛规则存在不合理第37页
    7.3 传承问题第37-39页
        7.3.1 传承人后继无人第37-38页
        7.3.2 传承方式单一第38页
        7.3.3 传承途径不科学第38-39页
8 阿昌族“蹬窝罗”运动可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和方法第39-42页
    8.1 政府加强重视,加大对“蹬窝罗”运动各项投入第39页
    8.2 重视三种不同的传承途径,科学传承“蹬窝罗”运动第39页
    8.3 打破传统而单一传承方式第39-40页
    8.4 注重传承人的培养,加强传统文化认识第40页
    8.5 修订和完善比赛规则第40页
    8.6 尽快把“蹬窝罗”运动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40页
    8.7 建立阿昌族“蹬窝罗”运动研究协会第40-41页
    8.8 建设阿昌族文化史料展馆第41页
    8.9 建设“阿昌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第41-42页
9 结论与建议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54页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轨电流模静态功耗抑制技术
下一篇:对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