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其他体育运动论文--军事野营论文

对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目录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第7-8页
        一、 选题的缘起第7页
        二、 选题的背景第7-8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拓展对南诏国军事体育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第8-9页
        二、 殷实南诏国军事体育的内容,为云南古代体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和线索第9页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动态第9-13页
        一、 关于南诏史的综合性研究第9-11页
        二、 对南诏国军事体育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第二章 概念解析第13-15页
    第一节 南诏国第13-14页
    第二节 军事体育第14-15页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5-17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15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 文献资料法第15页
        二、 访谈法第15-16页
        三、 实地调查法第16页
        四、 归纳和演绎法第16-17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7-59页
    第一节 南诏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7-21页
        一、 频繁地军事战争是军事体育得以开展的前提第17-19页
        二、 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军事体育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第19-21页
    第二节 南诏国军事体育的发展与该时期各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相互作用第21-25页
        一、 各部落民族狩猎的生活习性为军事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第21-22页
        二、 南诏国军事体育活动与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系第22-24页
        三、 南诏国军事体育活动与白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系第24-25页
    第三节 各文化思潮的传入以及当地宗教思想的发展对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影响第25-31页
        一、 儒学的传入对南诏国军事体育的影响第25-27页
        二、 道教的传入与发展对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影响第27-29页
        三、 佛教的兴盛对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影响第29-30页
        四、 本主崇拜对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影响第30-31页
    第四节 南诏国军事体育的发展研究第31-41页
        一、 南诏国的军队构建第31-32页
        二、 选兵练兵中严格的标准规定促使军事训练的不断完善第32-33页
        三、 严格的赏罚制度促使军队训练形成尚武风气第33-35页
        四、 军事战争中严格的阵型排列要求军队训练中有集体训练第35页
        五、 兵器的演化使军事训练得以更好的进行第35-37页
        六、 南诏国战事的扩张使军事体育的内容更为丰富第37-38页
        七、 汉文化对南诏国军事体育的促进作用第38-41页
            (一)实行府兵制全民皆兵,使军事体育得以广泛开展第38-39页
            (二)唐武举制对南诏军事体育的影响第39-40页
            (三)崇尚虎文化第40-41页
    第五节 南诏国军事体育训练衍生的体育器械和体育活动第41-54页
        一、 南诏国军事体育活动衍生的体育器械第41-45页
            (一)铎鞘第41-42页
            (二)郁刀第42-43页
            (三)南诏剑第43-44页
            (四)枪、箭、弓、弩第44-45页
        二、 南诏国军事体育活动衍生的体育活动第45-54页
            (一)军事训练中的体育活动第45-48页
            (二)军事训练衍生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第48-54页
    第六节 南诏国军事体育发展的价值分析第54-59页
        一、 文化价值——丰富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第54-55页
        二、 经济价值——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实了现代体育旅游产业的内容第55-56页
        三、 政治价值——是一种政治手段又是一种政治秩序第56页
        四、 教育价值——文武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初见雏形第56-57页
        五、 健身、娱乐价值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9-63页
    第一节 结论第59-61页
    第二节 建议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昌族“蹬窝罗”运动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下一篇:山西国有煤矿职工社区体育参与情况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同煤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