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轴系、传动装置、并车装置论文--轴系论文

基于支承反力测试的轴承载荷辨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辨识问题第12-14页
        1.2.2 国内外对载荷辨识的研究第14-15页
        1.2.3 载荷辨识的主要方法第15-17页
        1.2.4 模态分析和测试第17-18页
    1.3 导纳综合法第18-19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螺旋桨-轴系模型第21-26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试验轴系介绍第21-23页
        2.2.1 试验轴系第21-22页
        2.2.2 艉支承结构第22-23页
    2.3 简化的模型第23-24页
        2.3.1 轴系的简化第23-24页
        2.3.2 艉支承结构的简化第24页
    2.4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艉支承结构的轴承载荷辨识原理第26-41页
    3.1 概述第26页
    3.2 简化模型和参数说明第26-27页
    3.3 有预紧力梁的横向振动第27-29页
    3.4 有预紧力梁的纵向振动第29-31页
    3.5 艉支承结构的综合第31-35页
        3.5.1 局部和整体坐标系说明第31-32页
        3.5.2 参数说明及相关推导第32-34页
        3.5.3 轴承受 x 方向力第34-35页
        3.5.4 轴承受 y 方向力第35页
        3.5.5 轴承受θ扭矩第35页
    3.6 轴承载荷辨识原理第35-40页
        3.6.1 辨识的正过程第35-36页
        3.6.2 轴承上 x 方向力产生的梁端支反力第36页
        3.6.3 轴承上 y 方向力产生的梁端支反力第36页
        3.6.4 轴承上θ方向的扭矩产生的梁端支反力第36-37页
        3.6.5 轴承载荷辨识原理第37-39页
        3.6.6 计算步骤和技术处理第39-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艉支承结构的仿真及辨识原理验证第41-57页
    4.1 概述第41页
    4.2 艉支承结构原理模型的有限元建模第41-42页
    4.3 辨识原理推导的有限元数值验证第42-45页
        4.3.1 辨识原理数值编程第42-43页
        4.3.2 轴承载荷辨识原理推导的有限元验证第43-45页
        4.3.3 有关支承结构梁上预紧力的补充仿真第45页
    4.4 试验艉支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和验证第45-54页
        4.4.1 艉轴承支承结构的模态分析第46-50页
        4.4.2 艉轴承支承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第50-54页
        4.4.3 辨识原理在实际支承结构应用的可行性验证第54页
    4.5 应用频响函数求逆法的讨论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轴系的解析推导和仿真第57-73页
    5.1 概述第57页
    5.2 轴系模型说明和简化第57-59页
        5.2.1 中间轴承支承结构的简化第57-59页
        5.2.2 轴系的简化模型第59页
    5.3 轴系模型的解析推导第59-65页
        5.3.1 导纳综合法原理介绍第59-61页
        5.3.2 轴系的第一次综合第61-62页
        5.3.3 轴系的第二次综合第62-63页
        5.3.4 轴系的第三次综合第63-64页
        5.3.5 支承 2 中的导纳 Hb2的推导第64-65页
    5.4 螺旋桨载荷的辨识思路第65页
    5.5 轴系的有限元仿真和辨识原理验证第65-71页
        5.5.1 轴系的有限元建模第65-66页
        5.5.2 轴系的模态仿真分析第66-69页
        5.5.3 轴系的谐响应仿真分析和原理验证第69-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艉支承结构及轴系的模态测试实验第73-86页
    6.1 概述第73页
    6.2 实验系统第73-77页
        6.2.1 实验仪器和装置第73-75页
        6.2.2 测点的布置第75-76页
        6.2.3 测试系统框图第76-77页
    6.3 艉轴承支承结构的测试及轴承载荷辨识原理验证第77-81页
        6.3.1 艉支承结构的测试过程第77-78页
        6.3.2 测试结果和分析第78-80页
        6.3.3 轴承载荷辨识原理的实验验证和测试方案第80-81页
    6.4 轴系的测试结果及分析第81-84页
        6.4.1 轴系的测试过程第81-82页
        6.4.2 桨毂力锤激励测试结果和螺旋桨载荷辨识原理验证第82-84页
        6.4.3 主轴振动测试结果第84页
    6.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86-88页
    7.1 主要内容及总结第8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86页
    7.3 研究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长兴县交通空间适调性研究
下一篇:内孤立波与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作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