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停车诱导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7-1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文章安排 | 第9-10页 |
2.系统组成结构与关键问题 | 第10-17页 |
2.1 系统组成结构 | 第10-11页 |
2.2 关键技术分析 | 第11-16页 |
2.2.1 传感器技术 | 第11-13页 |
2.2.2 无线网络技术对比 | 第13-14页 |
2.2.3 CC2530芯片构造 | 第14-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磁阻传感器 | 第17-22页 |
3.1 磁阻效应原理 | 第17页 |
3.2 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AMR) | 第17-19页 |
3.3 HMC5883L传感器 | 第19-2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4.ZigBee网络技术研究 | 第22-28页 |
4.1 ZigBee技术概述 | 第22页 |
4.2 ZigBee分层模型 | 第22-23页 |
4.3 ZigBee拓扑结构 | 第23-25页 |
4.4 Z-stack协议栈 | 第25-27页 |
4.4.1 协议栈概述 | 第25-26页 |
4.4.2 OSAL运行机理 | 第26-2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5.车位检测节点结构与设计 | 第28-37页 |
5.1 检测节点组成结构 | 第28-29页 |
5.2 检测节点相关说明 | 第29-32页 |
5.2.1 I2C总线接口及寻址方式 | 第29-30页 |
5.2.2 I2C总线的通信协议 | 第30-31页 |
5.2.3 CC2530和HMC5883L通信 | 第31-32页 |
5.3 车位检测节点硬件设计 | 第32-36页 |
5.3.1 传感器模块 | 第33页 |
5.3.2 微处理器模块 | 第33-35页 |
5.3.3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6.车位检测算法 | 第37-42页 |
6.1 信号预处理 | 第37页 |
6.2 常用车位检测算法 | 第37-40页 |
6.2.1 固定阈值法 | 第37页 |
6.2.2 状态机检测法 | 第37-39页 |
6.2.3 自适应阈值检测法 | 第39-40页 |
6.3 难题 | 第40页 |
6.4 基于绝对差值的算法 | 第40-4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7.总结与展望 | 第42-43页 |
7.1 总结 | 第42页 |
7.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